这部电影是从黑夜开始的,主人公拉扎罗站在黑夜中不动,人们来呼唤他。随着电影的进行,后来村子里下了一场雨,拉扎罗也站在院子里不走,孩子来呼唤他,却依然不走。
再后来,从堂克雷迪家回来,人们推着车回去,拉扎罗再次站在黑夜中不动,直到缓缓坐下流下眼泪来。
最后,在银行里被人们拳打脚踢时,拉扎罗没有反抗和恐惧,好像一切与自己无关,连自己也不存在似的,一动不动。
拉扎罗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如此——一动不动,缓慢,不慌不忙,一切都坦然接受,单纯善良,完全有别于复杂世界,脱离于现实社会。
如果说现实世界是复杂的、残酷的、充满欺骗的、可耻的、令人痛心的、充满无奈的……那么影片的主人公拉扎罗却是纯洁的、单纯的、善良的、勤劳的、乐于助人的、理想化的、神圣的……
这部电影有着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拉扎罗是村子里一个普通的农民,却又并不普通,他的一切行为模式、思想作风都与村子里的人不同,也与外面千千万万的人不同。
他甚至是不老的,过了那么年,当曾经村子里的人已经变化之时,当他昔日的“结义兄弟”堂克雷迪已经沧桑之时,他却依然保持着一副新生、年轻、希望的模样,以至于村子里的老人一开始觉得他是鬼魂。
他还是不死的,从高处悬崖摔下,狼发现了他,可他依然完好如初。直到影片最后,当他真正步入现实世界后,现实的一切终于呈现了,他被人们拳打脚踢,成为现实世界的牺牲品。
电影中的角色大约可分为五类,
一是侯爵夫人,代表剥削者、欺骗者;
二是侯爵夫人的儿子堂克雷迪,代表想要改变,却又连自己血都不愿流的自我英雄者;
三是大部分村民,代表着所有生活在最底层、最愚昧、最无知的群众;
四是文明社会的警察,代表带领村民走出村子却除此之外什么也无法再给予的只为社会秩序的统治者;
五就是主人公拉扎罗,理想主义的化身,神话故事中的圣人。
电影中侯爵夫人一边看着劳动的拉扎罗一边说:“人类就像动物,给予自由,就意味着给予他们意识到自己曾经作为奴隶的能力,所以才要让他们沉浸在痛苦之中。现在他们忍受痛苦,但不知道真相:我剥削他们,他们则剥削更弱小的,这是永远不可能被终止的食物链。”
尽管侯爵夫人作为残忍的压榨者、剥削者,但却不能否认她道出了世间残忍的真相。现实世界自古以来都是弱肉强食,任何生物都是如此,即使步入现代文明社会,人类也不可避免面对这一真相。
所以现实世界是残酷的,复杂的,许多事情并不是那么轻松就被解决了的,随着社会的进步,阶级差距其实反而会越来越大,如果说现代文明给予了村民们自由生活的权力,那么谁又给他们美好生活的保障呢?
他们只是脱离了侯爵夫人的欺骗与压榨,却依然没有摆脱无知、贫穷的生活,底层的人们永远需要被帮助,却永远也无法真正被帮助。社会之中存在隔阂,人与人之间也存在隔阂,一种陌生感、不信任感、自我保护感,让人们愁苦、哀伤、叹息、无奈……
影片中间一个片段是俯视视角,报警以后直升机飞来,飞到这片空旷、宁静的土地,一个女子的声音讲述苍老离群的狼的故事,镜头一直是俯视,这片土地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令人唏嘘感概。
这个寓言故事中出现了一位“圣人”,带领被老狼威胁的人群离开这里,寻找新的家园。而寓言故事的最后,分明可知这个圣人就是主人公拉扎罗。
这位理想主义的化身,看起来什么也没做,但实际上却是因为他,将人们从压榨者手中解救出来,为他们取得了自由。狼没有吃掉拉扎罗,只是嗅了嗅就离开了,因为故事中说,狼可以识别出一个好人的气味。
当拉扎罗再次醒来时,村庄里的人都离开了,这位理想主义的化身终于踏上了前往现实世界的道路,他将所有事都看在眼里,却什么都不问,对什么都不曾表示过不解,他的行动是缓慢的,没有其他人的急躁、抱怨,不欺骗,却也从不对欺骗者表示责备,他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然而当他终于与堂克雷迪相遇,那种喜悦却是溢于言表,真诚情感的流动,他对人类是充满感情的,真挚的,没有坏心的。
然而到最后,理想主义终于渐渐在残酷现实社会中感到丧失,拉扎罗作为献身者,被无知的人们拳脚相加,最终倒在了这片巨大的社会泥潭中。此时他身边的狼奔跑出去,一直跑,直到电影结束。
欺骗,永远都有欺骗,不管是被侯爵夫人统治的村庄,还是所谓文明的现代社会,又或者是这些曾经被欺骗过的村民,他们都在欺骗,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社会的秩序,为了生存……
而唯一从来不欺骗的人,就只有拉扎罗。然而最后他终于也倒下了,狼奋力奔跑离开现代社会,理想主义在现实世界终于化为乌有。
这是一场人类社会并不存在的救赎,这是一场理想主义并无作用的献身。然而即便如此,也应当相信这一切努力仍然是有意义的,应当相信伟大的拉扎罗是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