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黑的石体中夹杂了细密如针尖的黄点,在盛夏的灼烈的太阳下泛着黑釉的冷光。暴雨多发的季节,狂风裹挟着大雨砸在铺着鹅卵石的人行道上,冲出了几粒小石子。有一枚手指头长的黑石子儿,恰巧滚落在我经过的地上。
弯下腰,捡起沾湿了泥污的石子,掏出纸巾裹上,塞进裤子口袋。对石子有一种莫名的偏爱,看到心动的石子就捡拾起来。
漆黑发亮的小石子儿看上去有点像子弹头的模样。一手握在掌心凉沁沁的,感受到天然石头的光润。当手把件玩不错,也可以搁在书桌上当压书石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95898/73c18cf116a07ebd.jpg)
未经过刻意雕琢的石子,胜在自然状态的拙朴。不知,从哪年哪月,从哪个山脚下被河水冲刷,被翻滚的激流冲下来的小石块,经大江河流不断地淘洗和冲刷,日复一日地削去了原本凹凸不平的棱角变得光滑,必定经历过多重岁月洗礼,才变成我眼中见到的模样。看多了玉石匠人手段繁琐地给玉石雕刻、打磨、抛光、打蜡等工艺处理手段雕琢的玉器饰品。回过头,观察自然界中以原生态面目出土的石子儿,感觉还是最接近“本真” 的东西,更让人心动。
又一场泼天的骤雨后,留心寻觅,开心地捡到一枚藕色透光的小石片,握在手心反复摩挲,颇为惊喜。小巧的果冻状小石片,有点像似心形,又酷似被贪嘴的孩童咬去了一小口的麦芽糖。就是年幼的儿时,那个肩挑着两个竹编的大箩筐,沿着坑洼不平的烂泥路,一边手头忙着敲击铁榔头和薄铁片发出诱惑孩童叮咚作响的声音,一头的嘴巴里大声朗气地吆喝着:“烂皮鞋、破布头、牙膏皮、烂纸片换糖块咯。”佝偻着腰背,上了年岁的换糖人挑的收满杂物的大箩筐里盖在一层尼龙布下是一个大圆饼一样白里带点泛黄的“麦芽糖”!
那可是贫瘠年代,让许多孩子们一听到换糖人吆喝“换糖咧,牙膏皮,烂铁皮,破鞋底换糖啦”就激动到反射般往喉咙里咽口水的美食!
想起陈年往事,心情就舒畅。自然而然地举起藕粉色的石子片儿,对着大大的日头光照:藕粉色的石头片,露出里头一些雨雾缭绕似的绵。咧着个嘴,对着太阳一遍又一遍地照,一次又一次地笑。
翻过石子片光滑的一面,另一半露出一片纵横交错的裂缝,撕开了石子片叠加了多重磨难的过去。就像有些人的一生,明面上看去平淡如常不动声色,实质上内心伤痕累叠。只是,倔强地不轻易露出伤痕而已!实则是内里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寸肌肤都堆彻了无数的旧疤和新伤。
看石子儿,如观内心。每一颗生动的心里,无不刻上了或深或浅的痕迹。只是,有的人自愈能力比较强,在克服了一次次的磨难重新捡拾内心,重新走向新的起点。
石子,亦是如此。超越了时间的洗练,被有缘人邂逅,怜惜、爱惜,也便越发莹润,闪现如玉之华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