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九岁记事,其时已经解放后。六零年天灾,太爷和爷爷奶奶饥饿无食,相继去世。尔后大伯当家,照顾一个妹妹与两个弟弟,即我的大姑,二伯和父亲。生活虽然艰辛,总算天不绝人,一家人靠大伯在外和人一起修路,赚钱养家糊口,才得以幸存。
太爷的父亲大概从山东枣庄一带迁入此地,时间估计民国纪年,因为逃荒。其上人事则湮灭不可考,连名字都未留传。太爷的名讳叫陈治英,外号“老天爷”。这里面却有一段故事。
民国末年,国家纷乱,土匪趁机而起。太爷于是加入匪帮,身怀盒子枪,到处显能,无人敢惹。乡人于是送他个绰号“老天爷”。想必也是害怕。像“敬鬼神而远之。”
太爷的原配死的早,又续娶了一位二房,系半路改嫁,带了一对子女,不久竟又离去。前妻遗下两个儿子,即我的爷爷和小爷。小爷因过年杀猪未见血,忽忽遂病,不久死去。年少未娶,无子嗣。
爷爷的名字叫陈兰明,奶奶叫曹登英。新中国成立后的岁月,听父亲说起,像是就在昨天。人世沧桑已变成了几堆坟墓,眼前就是历史。大伯也于零六年去世,我已成年,十三年后才得以回溯往事。感伤又成了感慨。
大伯叫陈德庆。一生德行被乡里称道,也算名符其行。他因为顾念弟妹,帮扶他们成家,自己却耽搁不娶。大姑出嫁后,二伯与父亲也相继成家。后来分家,大伯因父亲最小,所以跟了我们。
二伯名字叫陈祝庆。生有两男一女。与我家渐久不亲,因为一些小事而闹了别扭,现在不大走动。路上偶或遇见,只言语简单一句两句问候。
父亲名叫陈玉庆,今年六十八;母亲李万荣,六十四。他们生有两子一女,我是最小的儿子。大哥从小跟大伯最亲,脾性相像,厚道待人,都是名声极好的。我和父亲极像,小孩子脾气,不善人际。母亲和姐姐都是石头性格,刚强而且能吃劳苦,所以我家里母亲当家。我却总是和母亲作对,因为我受古人影响,不喜欢女人支配男人。
哥哥倒插门住在老丈人家,他是个混事人,遗传了母亲的优点,处事机灵委婉,稳重平和。结婚后在乡里中学校教书,有车,有房,育有一个女孩,七八岁,活泼开朗,已开始上幼稚园。
姐姐已出嫁多年,生有一子一女,大的女儿十五,小的十岁。夫妻俩筑了两层新楼房,也算家庭合乐美满。
只有我不諳世事,至今单身。活了三十多岁,频频闯祸,幸得天相吉人,安然无恙。
小时候我顽劣异常,被母亲不知打了多少回,总是不服。长大后形成了任性冲动的脾气,与人一言不合,就会选择暴力相向。该求学的年纪我却爱参与朋友,可我并不想混社会。青春耗了一半,学业无成,婚事未配,事业未就,岂不悲摧。
儒家说慎终追远。我只所以把家谱简单地作一追述,心里是有悔意。李白诗曰“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且相信自己能如其言。
己亥年,正月十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