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冒天下之大不韪

冒天下之大不韪

作者: 莫自闲 | 来源:发表于2023-01-10 21:49 被阅读0次

“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词语我们经常使用,意思是公然去干普天下公认为罪恶极大的事。韪,是、对;不韪,不对、错误。“大不韪”原为“五不韪”,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人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春秋时期,息国和郑国发生了矛盾。息侯便率兵攻打郑国,郑伯和息侯在“竟”这个地方发生了战争,结果主动进攻的息国军队大败。《左传》上评价说,息国之所以战败,主要犯了五大错误:一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是否以德行在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二是不量力而行,不考虑自身实力的强弱,就要去和当时国力强盛的郑国去较量。三是不亲亲,意指两国国君本为同姓,是亲属而不彼此关爱。这源于周朝的分封制,郑国的第一个国君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姬友,息国和郑国均为姬姓之国,是亲戚。四是不征词,指双方产生矛盾后不通过谈判或言语沟通的方式来化解,而直接诉诸武力。五是不察有罪,指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诸侯无王命,入人之国,罪已大矣。”东周礼制认为,在没有周天子的允许下进入他国,侵犯邻国领土是有“罪”的。

《左传》中对于战争爆发的原因语焉不详,所以“五不韪”的论断是否准确难以下结论。但实力不济是肯定的,一个小国要经过陈、蔡等国长途行军进攻一个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其结果可想而知。

后来人们就用这个典故来表达公然去干普天下公认为罪恶极大的事。多用作谴责、声讨。也作“犯天下之不韪”。

相关文章

  • 冒天下之大不韪

    2.27,周四 完成学习强国42分,在每日答题项目大意弄错,幸未丢分,失分仍为12分,当反思。 全国五家监狱集中感...

  • 冒天下之大不韪 只因爱

    等了两个月,周五晚上终于看完了《摔跤吧爸爸》,阿米尔汗的片子果然再次让我泪流满面。当那位发福的爸爸看到被女儿打伤的...

  • 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

    公然去做天下人认为是错误的事情,必然要惨遭失败。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学起来吧! 春秋初期,有个比较小...

  • “大师”们,请放过经典

    - [ ] 经典,经久不衰之典谓之经典。 - [ ] 我喜欢经典,今天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 ...

  • 七律冒天下之大不韪

    七律 冒天下之大不韪 文/绝尘禅子 阙内人人不得机,吾今斗胆解焚期。 诗书一策夫之魄,社稷千官国所师。 岂较黄金...

  • 冒天下之大不忌——仰面朝天

    冒天下之大不忌 ——仰面朝天! 语出自:对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尾末“改装”,之所以如此,觉得“攀附”上了典...

  • 中国唯一敢休掉皇帝的传奇女子

    她,是末代皇妃,跟着溥仪守活寡9年之后,勇敢地向世人爆出“自己仍是处女”的惊天秘密! 然后,冒天下之大不韪,休掉“...

  • 我该怎么面对我的道德

    某女星公开出轨,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依然选择"自由奔放的性"!对这种毫无约束,不对家庭负责的人,真心嗤之以鼻! 地...

  • 【文字之光】| 我的人狗世界

    生命的方式只有两种,燃烧或腐烂 。——题记 ­ 1 ­不知道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这辈子命运之神...

  • 一字一词一事(30)

    一字 《现代汉语词典》第108~111页 不 不识之无,不祧之祖,不同凡响,不为已甚,不惟…反而,冒天下之大不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冒天下之大不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av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