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思考手册》
作者|何玉龙
第一个主观与客观的含混不清是对学习的误解。
不知道是因为文化原因(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是教育原因(比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亦或者是历史阶段原因(比如长辈教导不好好读书将来有你苦果子吃),可能三者都有,学习这件事恐怕在多数人的心中都带有功利色彩。
“不不不,我可不是。”你立马反驳,“我只是单纯讨厌学习而已。”
别误会,这里也只是单纯想讨论讨论而已。为什么你讨厌学习呢,因为累?因为想反抗些什么,比如学校?还是纯粹因为花了时间却没看到有什么明显的作用?明明投入了那么多的期待……
好吧,不问了,都退让一步,无论如何,先假设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多数人心中都认为学习是功利的,为了以后赚钱谋生,功成名就。这些目的可以统称为“过上美好生活”。
但现实是明明我们大部分人学习了那么多年,却反倒愈发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而愈加丢失基本的谋生能力,更别提什么美好生活了(这一点不需要数据说明,这就是事实)。这固然有很多原因:社会人力资源结构的错配,教育质量与教育资源的问题等,不一一列举。
这些原因都很大很重,不是这本小册子能讨论的话题。并且这本小册子也遵循先找自身的原因,等改变自己,再讨论外部问题的原则。因此这里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出发,审视一下我们是否对学习这个概念从主观与客观上存在“含混不清”的情况。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存在着“含混不清”。尽管表面上抗拒讨厌学习,但实际上当面对现实谋生问题时,除非有家族内长辈铺路,否则大多数人(这里指在教育体系内成长的人)的最终选择还是依赖学习读书这条路。
这种选择隐含的逻辑是——只要放弃幻想,一心皈依学习的话就能万无一失。这种逻辑自然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对社会产业结构的现状不了解,隐隐含有“对学习读书之外其他路径的轻视鄙夷”的片面想法等等。
当然这么讲有点泛泛而谈,不过这里想强调的重点是——也是之前的假设——大多数人都功利地看待着学习,并且当被寄予厚望的“学习”根本没达成预期效果之后(概率很大),还产生了“厌恶学习”这一副作用。
这是人们普遍对待“学习”的主观观念,但“学习”的客观事实又是什么呢?其实要探究绝对意义上客观,这本小册子还没有这个能力,这里也只能提出一个主观事实。那么真正的学习是什么呢?很简单,仅仅是一种为了过上美好生活所做出的行为罢了。
“这不是和之前一样嘛。”你说。
还是不一样的。在之前的情况下,“学习”被认作过上好生活的唯一方法,充分条件——只有学习了,才能赚钱谋生,功成名就,过上美好生活。但这本小册子所赞同的是,学习只是过上美好生活的一个途径之一,必要条件——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可以让我们过上美好生活。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两种情况下,美好生活的定义其实是不一样的,从整体上看,一种偏向外放,一种偏向内敛;当然也不是对立的,都很重要。
相对于区分“美好生活”的定义,“学习”这个概念则更应该被重新定义:
学习这一活动是为了去发现、感知与理解那些美好的事物、事件、观念和语言,甚至也包括那些不美好的。
对于这个定义先举一个例子。还是村上春树的那本随笔里,在第四章“关于原创性”的讨论中,村上春树对创作者的原创性有这样的理解:
就算有一天,一位拥有独立风格的表现者突然登场,吸引了社会大众的广泛瞩目,但如果转眼就不知所终,或者被大家厌倦抛弃,要断定他或她“是原创”就相当困难了,往往都是风靡一时就不了了之。
实际上, 我曾在种种领域亲眼见过这样的人物。当时觉得耳目一新、别出心裁,让人叹为观止,但不知何时便踪影全无了,因为机缘巧合才会偶然想起:“对啦,说起来,还有过那样一个人呢。”这种人大概是缺乏持续力和自我革新力吧。在谈论某种风格的资质之前,如果不能留有一定分量的实例,就“甚至成不了检验的对象”。除非将几种样本排列成一列,从各种角度加以审视,否则表现者的原创性就不可能立体地浮现出来。
比如说,假定贝多芬终其一生只写出《第九交响曲》这么一部乐曲,那么贝多芬是一位怎样的作曲家呢?我们岂不是无法清晰地联想起他的形象?那曲鸿篇巨制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具有何种程度的原创性?仅凭单单一部作品,终究难以把握这些问题。光是列举他的交响乐,就有从第一到第九这些“实例”大致按年代排列在我们面前,我们才可能立体地、系统地理解《第九交响曲》的伟大和那排山倒海的原创性。
这里的关键词是:持续力和自我革新力。即使有一部让人惊艳的作品也不足以说明什么,还得有很多很多,形成一个体系。这样的创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具有长远思维,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变化改进,是可能成气候的创作者。
那么能感知、理解到以上这样的美好观念,这本身也就是在学习了,并且由于其带来的愉悦感,这样的“学习”行动不是完全可以称得上美好生活了吗?
当然,还有那些不美好的。当我们去发现、感知这些不美好的东西时那不就变成“不美好的生活”了吗?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也可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假如能不接触“不美好”就可蒙混过关,当然是不接触更好,这是最理性的答案。但也同样有一点绝对不能被忽略——去发现、感知那些“不美好”对解决问题意义重大。
解决问题时候,要先找寻原因,进行归因分析
负面只有在正面已知的情况下才可以被确认为负面。
——《简单的逻辑学》 作者:D.Q.麦克伦尼
正式因为知道了什么是“不美好”,才更加能确认什么是“美好”。
柏拉图提出“七艺”被认为是一个自由的城市公民所应该掌握的若干个基本学科。
这些学科有文法、修辞、逻辑、历史、天文学等,都是一些不能直接作为一门手艺出去赚钱,但是可以提高一个人思想见识水平的“素质教育”
博雅之学(素质教育)的本意是决策之学。
严肃文学可以让人学会体察他人感受,了解真实世界中不同类型人的生活。
逻辑可以让人学会推理和辩论。
文法修辞可以让人学会怎么用语言争取别人的支持。
历史可以让人学会借鉴前人经验。
数学可以让人学会取舍。
天文学可以让人对世界的自然规律产生敬畏。
——《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作者:万维钢
不过这里也存在着一个现实问题,之前也提到过,当我们要去学习,去深入理解,去确认事实,甚至去实地调查时要面对很多现实制约(时间、精力和金钱)。
乍一看是个让人无奈的问题。不过只要逆向思考一下就好了。
从正面看,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是制约,可一旦反过来想——正是这些“制约”锻炼着自己,给了自己发展能力的机会。
在钱不够的情况下才更容易创新,在精力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关心自律。
已经忘了这是从哪里听来的观点,不过就如这个观点所表达意思的一样,带着镣铐跳舞,反倒生出新意。
还有一个现实情况是,时间就这么多,还有其他很多事喜欢做呢,达成美好生活的方法这么多,为什么非要学习?
这本小册子无疑是推崇学习的,但不可能只因为这本无名小册子的推崇而把学习变成必须要做的事了。不过这无关紧要,不是因为倡导甚至强迫,而是因为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才去主动学习,只有这样的学习才真的有效,这是在这里学习的定义本身所决定的。
这就需要一点思维的转变——从激情思维转换到工匠思维。
工匠思维的意思是说,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只关注工作给自己带来的价值,而要多关注你的产出给工作带来的价值。
由于现实环境的影响,对学习的激情是稀缺的。其次激情也需要时间来培养,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艾米·瑞斯奈斯基的研究发现:
一个人是不是热爱他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和这个人的工作时间有关。换句话说,工作时间越长的人,越有可能爱上自己的工作。
激情其实是精通的副产品。那些觉得自己工作很快乐,也很有激情的员工,不是那些通过激情找到工作的人,而是那些工作了很长时间,并且擅长自己的工作的人。
这个研究的意义与启发在于:不喜欢学习,不是因为学习痛苦,恰恰相反,是因为还没有尝到学习的甜头。
而想要尝到学习的甜头,就得付出一点时间来培养学习的习惯,也就是转换到工匠思维——先试着去做好这件事看看。【11】
【11】注:参考书籍《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作者:卡尔·纽波特
“这么看来我又得认真想想了,”你说,“好像之前对学习确实有点误解,也明白了自己确实有很多糊涂的地方。”
别别别,能这么快就反思,这就是好童鞋的代表!好吧,下面说说第二个主观与客观的含混不清——我们的理智与情感——思考的谬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