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社交分享几乎已经是 App 的标配,App 中的分享,主要是借助社交类 App 的流量将各种内容介绍给别人的过程,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达到激活,留存,变现的目的,促成产品良性循环。
简单来说,App 分享的过程就是:1.内容触发分享 —— 2.分享 —— 3.用户打开分享内容的过程。虽说好产品是增长的根本,但实际上同样的内容使用不同的分享形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分享形式:
几种基本的分享形式1、文字分享
文字分享是最基础、最简单的分享形式,适用于简单内容的分享,或者作为绕开产品封杀的应对途径。例如,阿里系的一些链接无法在微信中直接打开,于是就有了一套独有的分享机制 —— 淘口令:用户复制分享文案,打开对应的App后,即可自动识别打开对应页面。文字分享基本上可以细分为四种:简单文本
链接
口令
邀请码
2、网页分享
网页分享是最灵活、最常用的分享形式。常见的形式是标题 + 缩略图 + 描述,用户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是否要点击,点击后才跳转到分享内容网页。网页分享主要有以下优点:
- 能够实时更新网页内容,动态化最优。例如每次打开简书 App 分享的文章网页,看到的都是最新发布的内容;
- 承载的信息量大,通常网页分享都是以 H5 作为载体,能实现与 App 最为接近的内容体验;
- 可以通过深度链接(DeepLink)技术,实现用户拉新 / 留存。例如百度/简书等网页都会带有引导用户打开App的提示;
- 相比于复制粘贴
邀请码
,网页能够让被邀请人点击分享页面,在页面内实现邀请分享关系的绑定,让分享的流程缩到最短,最大化邀请效率与体验。
3、图片 / 动图分享
图片分享是最直观、最个性化的分享形式。相较于网页分享,图片分享能直观地突出重点,降低用户地认知成本,所谓一图胜千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图片分享主要有以下特点:
- 在图片上植入二维码链接、App名称、Slogan等元素,用户扫码进入网页,从某种程度上,图片分享也是网页分享的延伸;
- 大多数 App 使用
画报
的方式分享图片,这种方式既有设计感,又能凸显产品的调性。模板化的内容也能大大降低用户创作门槛,让用户更有动力去分享; - 在应对产品封杀时,图片分享也能作为一支奇兵!例如,抖音拼多多可以让用户分享红包图片到社交平台,用户保存图片后打开 App,即可自动跳转到对应的红包领取页。
4、音 / 视频分享
与其他分享形式相比,音 / 视频分享的主要区别是内容主体是对应的音视频资源,因此分享出来的内容会被带上资源标记,这在接收用户方的体验上会略有不同。例如分享到微信的音频资源,可以不打开网页而直接播放。
音视频分享5、小程序分享
从性能、体验、使用成本等角度看,小程序可以说是网页分享的升级版。分享到微信端的内容以小程序打开,用户可以获得媲美 App 端的流畅体验,这是因为小程序主要的样式代码都封装在微信小程序里面。如今越来越多的 App 都有配套的微信小程序,例如,从 Keep App 可以分享 Keep商城小程序,打开小程序可以直接查看商品,用户体验与 App 端不分伯仲。
小程序分享小程序体量导致它无法容纳 App 全部的功能,只能满足某部分场景下的用户需求,这也是小程序无法完全替代 App 的原因之一。对于业务体量较大的 App ,根据用户需求场景和频率拆分为多个小程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同需求场景对应不同的小程序推荐阅读
- 开发者 | WGS84、GCJ-02、BD-09都是什么鬼?
- 开发者 | 几个提高远程办公效率的小建议
- 开发者 | 那些令人“奔溃”的 UI 验收
- Dart | 彻底理解Dart中的库与访问可见性
- Android | 代码压缩、优化与混淆 — ProGuard与R8
- Android | InputManagerService 与输入事件采集
- 工具集 | Android Studio — 使用 Live Template 输入模板代码
- 自媒体 | 使用LaTeX编写数学公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