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年仅42岁的路遥作别这个平凡的世界。就在他去世前不久,他跟好友周里京说了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一件困扰他一生的事。
路遥出生在陕北农村,那里穷山恶水,用上海女作家王安忆的话说,“真不敢相信,在那么贫瘠的土地上,人们如何生存下来!”
路遥的家庭,是这贫瘠土地上的赤贫。
小学时,好多同学裤兜里有几个钢镚,没事拨弄着玩,叮当作响。他一个子儿也没有,只好放几枚螺丝钉在裤兜里,拨弄起来也叮当响,这声音维护了他的自尊。
少年时,课间活动,同学们喊他:你也来玩!路遥后背贴墙,像螃蟹一样横着挪,不敢离开那墙,只因他裤子屁股后面有个洞。
然而对路遥来说,能上学已是上天馈赠。
为了上学,他的父亲将他过继给大伯,这才得来上学的机会。
而路遥的那个秘密,也跟这次过继有关。
那天,父亲送他去县城的大伯家。
父亲拿出一角钱买了一碗油茶给路遥,:“儿啊,快吃了这碗茶!”
路遥问,“您怎么不吃?”
父亲说,“你吃吧。”
喝完油茶,父亲把路遥送到大伯家,说自己还有事情要办,晚些再来接路遥。
天色渐晚,路遥望着父亲来接自己的方向,空无一人,他的眼泪滚滚涌出。
他知道,父亲不会再来了。
父亲爱自己吗?那一刻的路遥并不确定。
几十年过去,路遥写完那本被称作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巅峰巨作的《平凡的世界》,原本壮如牛犊的身子虚弱无力,走路还要人搀扶。
人之将远,往事便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
这时,父亲端着那碗油茶向他走来,正当此时,路遥突然灵光一现,明白了一件事。
父亲之所以只买一碗油茶,那是因为他兜里只剩一角钱啊!那碗油茶是父亲全部的财产,是他对儿子身深深的爱啊!
路遥生命的最后六年,全都献给了他的文学圣殿《平凡的世界》。
为了写好这部现实主义小说,他翻遍了十年来的《人民日报》,一直翻到指纹磨没了,用手掌接着翻。
为了写好煤矿工人的世界,他亲自下煤矿体验生活,用大筐背煤,越累越好,他要求自己必须写出真情实感。
同样为了他酷爱的文学,他沉浸在自己虚拟的世界里,离妻女越来越远,最终,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这部小说中,路遥塑造了孙少安、孙少平等一批底层青年,他们不甘平凡、敢于进取,用青春热血谱写人生画卷的故事,鼓舞了无数青年,给正处于奋斗中的青年们,开启了梦想的大门。
这部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累计销量已近2000万册,如今还在以每年300万册的速度增长。
2019年,《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同年,他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作家高建群说,“一个作家去世近二十年了,人们还在热烈地怀念他,还在谈论他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一个作家最高的奖励。路遥的作品中那些人物及其命运,已远远超越了文学的范畴,他给一切卑微的人物以勇气与光亮,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
马云说,《平凡的世界》改变了他,在他创业最艰难的时候,他意识到,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一位在苦难和贫瘠里长大的伟大作家,硬是把自己平凡的生命,绽放成一朵血红的山丹丹花,一部不朽之作《平凡的世界》,成为无数青年的精神财富!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在这一生中,我们都将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本多磨难。
注:文章转自 一枚老僧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4381289e00f3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