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口会变成让自己失去信任,失去价值的“毒药”,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01
—
《小王子》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王子来到了下一个星球,他看见有个酒鬼静静地坐在桌前,面前有一堆空酒瓶和一堆装得满满的酒瓶。
他就问酒鬼:“你在那儿干什么呢?”
“我喝酒,” 酒鬼神情悲伤地回答。
“你为什么要喝酒呢?”小王子问。
“为了忘记。”酒鬼回答。
“忘记什么?”小王子已经有些同情他了。
“忘记我的羞愧,”酒鬼垂下脑袋坦白说。
“为什么感到羞愧?”小王子又问,他想帮助这个人。
“为喝酒感到羞愧!”酒鬼说完这句话,就再也不开口了。
原来,“酒鬼”为了逃避烦恼,选择借酒消愁,
但原先的烦恼没消除,喝酒倒变成了新的烦恼。
其实“酒鬼”就代表这样一类人:总是自欺欺人,逃避现实,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找借口。
但没想到的是---找借口就是在给自己找烦恼。
02
—
这种情况在我身上就曾出现过。
比如,在工作中,当我负责的业务出现了问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给自己找“借口”:
产品失败了,就去找前期调研不充分,需求洞察不足,或者是资源不够的借口。
指标没达成,就去找团队能力不行,运营思路有问题,或者是疫情影响的借口。
甚至有时候为了逃避责任,还一味地强调态度,试图用曲折坎坷、勤奋努力来掩盖结错误。
这种包装话术的方式,既没有任何说服力,也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于事无补,于人无益。
而且,借口就像是“精神鸦片”,如果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品尝”它,
会让我变得心虚,会让我思想懒惰,甚至养成了消极的思维方式,逐渐丧失掉自信。
其实,在老板眼中,出现问题时,最关心的不是谁对谁错,他需要的是有人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所以,解决问题才是第一位的,与其找借口,逃避问题,不如勇敢地去面对它、解决它。
03
—
总爱给自己找借口,本质上就是思想惰怠。
因为要解决问题,首先是要找对问题,
找对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然后才能针对性地行动。
但这些都极其消耗脑力和体力,必须下苦功夫,必须下大力气。
但如果把这一次的失败仅仅归因给某个借口,
那么,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我都不用刻意去寻找问题,只需更包装下话术就能蒙混过关。
所以,我坚持每天学习与写作,是因为我很清楚 ,
学习、写作的过程就是保持思考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让自己保持思想上的勤奋,不至于产生惰怠。
反过来,如果我还是像以前一样,碰到问题只是一味地给自己找借口:“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这不是我的错...”,
久而久之,这些借口真的会变成让自己失去信任,失去价值的“毒药”了。
04
—
最后,总结一下:
找借口,本质上就是思想惰怠,逃避责任。
因为把失败仅仅归因给某个借口,
那么,事情就变得极其“简单”:
都不用刻意去寻找问题,只需更包装下话术就能蒙混过关。
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品尝”它,只会让自己丧失掉自信,
久而久之,借口还会变成让自己失去信任,失去价值的“毒药”,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所以,当出现问题时,与其找借口,逃避问题,还不如第一时间勇敢地去面对它,解决它。
该自己担当的事,就不要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