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无文,则同犬羊;虎兕有皮,而色姿丹漆,质待文也。”——刘熙《文心雕龙》
虽然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但在“文”与“质”的关系上,是相互依存的。刘勰运用比喻,指出了文艺作品中的这种关系。
词语丰美,语言灵动,读起来就如风行水上,给读者以文才飞扬的深刻印象。
运用丰富多彩的词语,做到鲜活传神要做到有文采,就需有一字传神的效果。如:“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得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鲁迅《药》)这里表述手的动作一共用十三个词语,其准确程度、生动程度,几乎达到了无可更改的地步。又如:“如果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始终感到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变成主人,我们得跑前跑后地伺候着,我们得忽左忽右地奉承着,我们得上窜下跳地迎合着,我们得内揣外度地恭维着。”作者用“跑前跑后”“忽左忽右”“上窜下跳”“内揣外度”四个表示方向的词和“伺候”“迎合”“奉承”“恭维”四个表示态度的词,使语言错落有致,避免了重复,给人以美感。
灵活运用优雅的词语,能使文章的语言灵动鲜活,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如:流水(清清),荡漾起声和色的韵律,飘逸出生命的华彩。流水(柔柔),点染开情与感的温和,播洒下爱情的春露。流水(蓬蓬),激扬了力与美的交响,迸发出灵魂的坚韧。“清清”“柔柔”“蓬蓬”带有感情色彩,优雅而有韵味,再者“荡漾”与“韵律”、“飘逸”与“华彩”……这些巧妙的搭配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丽的意境,特别是更婉转而清晰地表达了对水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加括号的是形容词的重叠,重叠后就使语言充满韵味,具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化用、引用古诗词、名言警句和典故。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粹,适当引用古诗词,会为语言增添文学底蕴;名言警句意义深远,耐人寻味,不失时机地引用或化用名言,会为文章增添几分深刻;历史典故都是先贤圣哲们的生命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在写作中,有时候下笔千言却不如引用一个历史典故更具有说服力。但是,引用要忠实于原文,不可随意改动,特别是对一些经典著作的援引,更应该准确无误。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词汇丰富起来呢?词汇需要积累,需要养成积累的习惯。积累的方法是多读、多听、多记和多用。
多读。多读就能多积累词汇。要像蜜蜂一样,在百花园里辛勤地采集,广泛地从各种各样的书籍中去积累优美、生动词语。
多听。听广播,听录音,听周围的人说话,从中学习词语。口头语中的词汇不仅丰富,而且朴素、形象、生动。
多记。积累词语不能靠一朝- 一夕,要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多背诵一些诗文佳作,名言警句。小本子随身带,无论何时何地见到听到好的词语,随手记下来。隔一段时间,可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多用。积累是吸收,运用是倾吐。储存在记忆仓库里的词语,只有通过及时地反复地运用,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得心应手地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看到使自己触动的新词,立即运用起来,围绕它写一些东西,造一个句子,一段话,一个短篇,什么都行。用了这个词语,就有了自己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