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写的文章,收藏在印象笔记里的,今日首发。哈哈哈哈哈哈哈~
世上没有完美
现在流行的电视电影几乎都在努力的使主人公变得完美,而《白鹿原》(小说)并不这样,每个人物都是那样的真实,我们从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他的善也可以看到他的恶。这样,我们会意识到,他们是一群真正的人,有自己的软弱,不是完美并虚假的人。
我可以理解,为什么电视剧喜欢塑造一些完美的找不出缺点的人。因为,我们都向往渴望完美。可是现实生活中没有,所以就亲手塑造出这样的形象,用来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
渴望完美是人内心深处的呼唤。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并找不到可以满足我们内心渴望的东西,所以我们从不满足,所以人们常说,人的欲望填不满。我个人觉得,欲望填不满是因为我们往心里填的东西不对。寻求的方向错了,寻求再多的东西都不够。
所以,我们一生只能如此,永远得不到满足吗?
黑娃
黑娃说的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咱们哥俩一起干,看谁还敢瞧不起我们!”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满是苦涩。
黑娃是个真汉子,我印象中的陕北的真汉子。(自然缺点也是不少的,暂不说),可这个真汉子并不开心,因为他追求的是不要让别人看不起。因为他的身份是长工的孩子,孝文也一直看不起他,所以他希望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可以不再被人看不起。
黑娃活在那个封建刚刚结束的社会,也许人人平等还不是那么的明显,所以,黑娃追求的是希望被人瞧得起。可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又有多少人的目标也是一样呢?多少人努力赚钱,努力奋斗,买车买房,买豪车买豪宅,不也一样是希望别人瞧得起,希望别人另眼相看吗?
可人生的目标若是只有希望别人瞧得起。是在为别人活着?还是为自己活着?
也许会有人说,希望别人瞧得起不也是为自己需求而活着吗?
是的,是为自己的需求活着,但是努力的动力之源不是自己,所做的努力只是被动的取悦自己。
看电视时满满的想法,如今却是一点也想不出来了。
坠车事件
最近网络都在讲坠车的事情,其中有一种言论是“当时如果有人出面制止那个女人,也许惨案就不会发生。”
是啊,讲的太有道理了,我简直不能再认同。
可是,我想说,无人制止,不是常态吗?(请注意,我说是常态,并不意味着我认为这个常态是正常的,不是畸形的。)
如今的我们,大多数大多时间不就是各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这个社会不是这两年才冷漠的,冷漠了好久了。因为觉得与自己的利益无关,所以不会花时间花精力插手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出面制止”的方法被提出,是因为我们知道了这件事和我们的性命挂钩,如果不制止就会死。
与我有关就管,与我无关就不管。可是与我有关无关,我真的可以确定吗?我有能力确定吗?是否有关需要等待时间流逝才能知道,可是我们看不到未来,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知道与我究竟有关无关。
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无人制止的情况,因为原本一腔热血的人们一进入社会就被浇了太多的冷水,受到了太多的伤害。因为我们都是有智慧的人,一个事件伤害到了我们,我们会不自觉的躲避类似的事件;一个人伤害了我们,我们会不自觉的在心里建筑起一座城堡,警惕着身边的人们;为了自保,我们选择冷漠。时间长了,冷漠成为了常态,我们忘记了是为了自保才变成的冷漠,习惯性的冷漠成为了常态。
因为自我保护才变得如此,我是真的可以理解,可以理解人的软弱与无助,如果有其他的可以保护自己的方法,谁想成为一个冷漠的人呢?谁的内心不想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呢?
可是,我们只能这样保护自己吗?而且哪怕是这样保护自己,不也是最终没能保护了自己吗?
谁还有其他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吗?
我们还可以怎样保护自己?有谁能救救我们吗?
自救
白鹿原中描写的很多人都在救自己,或者救别人。
有些人可能是因为主角光环的原因,可以稍稍救了自己,可以稍稍救了大家。可有些人的人生似乎就是一个悲剧,怎么都扭转不了,只能悲惨的过一生。小娥和秋月,似乎注定了就是一个悲剧,无法挽回。生活在那个社会里有着那样的人物设定,似乎真的是无力回天。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真的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追求智慧,想要成为有智慧有聪明的人,可若是遇到了那样的环境,再有智慧再有聪明又能如何?改变不了环境,环境接受不了自己,只能压抑的活着......
可这就是人存在意义吗?我们存在着就是要受罪吗?就是要要么迎合环境,要么改变自己吗?为什么不能做自己呢?内心深处的自己。(自然如今的社会相比较而言是好了很多,但是在如今的社会里我们就可以安心的做自己了吗?)
不论以上的内容有多么的“丧”,我坚信人生一定会有完美的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