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如风,风自在;一夜晚风吹满庭,谁听、枯木逢春又复生。一杯茶来山水间,勿念、尚有青苔古道边。古人书、千百言,何人不是画中人、曲中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对于文化是一知半解,尤其是中国的文化。而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古文学,诗词歌赋,留载了千百年中华文化的精华,或者说是中华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为过。当然也有很多的野史、个人杂记等等,但多数都逐渐消失在岁月之中,没有办法留存下来,也就没有办法作过多的参考。但即使我没有那么多的阅读量,但依然对文化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我们的生活也许根本离不开文化,而文化另一个词就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岁月是非常可怕的,它会淘洗掉大量的泥沙,而究竟什么东西可以留下来呢,它必定要经历重重的考验,才能突破重围,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心中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口碑相传,赋予部分文化长久的寿命。而人们为何要需要这些呢,也许这将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茫茫红尘,又有多少人可以跳出红尘,以一双远离尘世的眼来淡看这满日的喧嚣与忙碌。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也许在某一时刻能明晰这世间的真相,但很快就会被世俗所淹没。也许是根本不想懂,所以一直都不懂。
对于中国文学,自余秋雨先生的系列丛书为开始,到后面林清玄的散文,初步助我打开文学的大门。而近体诗的接触,则进一步领会到唐诗宋词别致的韵律美,语言的魅力。昔日的繁华,红花千树,玉龙马鞍的极致浪漫气息,隔着千百年也依然掩不住它散发的气息。
人呐,是孤独的,容易受伤也需要安慰。有的是物质治愈,而有的则是精神层面的疗伤。喜欢那诗词描绘的东方故里,充满生机。
前段时间,我宁愿相信那些历史都是有灵的,也许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我们也可以与古人互相交流,虽然那只是精神层次的互碰。但这也足矣。
身处闹市,在上下班之后,还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自己的爱好,挣扎冲破自己的舒适区全,主动挑战自己呢。答案是很少。这是常态,是一种无奈的叹息。虽然在舒适圈舒服,但上限很低,核心的竞争力缺乏。时间已经渐晚,还有多少人在花天酒地,还有多少人在奋笔疾书,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群人,不忘初心,始终向善、向阳、向上。以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一点点勾勒出属于自己的精神花园,从而获得尘世寻不到的乐趣。所有多主动,自律的来学习并且坚持,就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我希望在文化这一条路上越走越高,才能看见更美的风景。夜已经逐步变黑,而我们欠缺的只是那一点点的耐心来等待。因为明日的阳光会普照大地。
二〇二〇年三月五日星期四 00:40
执笔之处 于合肥包河红阳苑小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