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让自己从前一段住宿漂泊不定、感情扑朔迷离、工作郁郁寡欢的生活中抽离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终于跌跌撞撞的从别人家的篱下搬进了自己寻觅了一个多月的出租屋,并且在一周异常安静的私人生活后,选择用读书开启我随时可能开启也会破灭的新生活。
周末两天,重新温习了一遍《小王子》,这个暖心的童话小故事依然在不厌其烦的叙说着古老的引人深思又难得其解的大道理,看完让我醍醐灌顶,有恍然间似懂非懂。
这世间,哪有什么是可以真正懂得的道理,你以为的和别人的理解永远千差万别,而你永远不知道他人所说究竟的哪层道理。真理对整个世界来说是个谜,却对每个人各有意义,不分对错。
其中有很多值得指摘的名句,而我一直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如果你想要和谁制造羁绊,就要忍受流泪的风险。
其实第一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大学时期和朋友一起去看小王子的电影,当时这句话出现在故事的结尾,加上自己当时一直深陷于一段纠结的感情中,一听到这句话,心头犹如受到猛烈的撞击。虽然这句话并不能挽救我于纠缠不清的爱情之中,它更像是在描述大多数人的客观的感情,我只能说深以为然。爱情意味着甜蜜,甜蜜的背后自然也要承受痛苦,就像傅真在《泛若不系之舟》中说道,痛苦,来源于快乐。快乐和痛苦本身就是一对双生子,只是世人看不开,贪念幸福快乐却习惯于视痛苦如洪水猛兽,总想要消灭痛苦获得一劳永逸的快乐。没有痛苦,何谈快乐。如何和痛苦的情绪相处,也就成为了世人修行的一部分。
这其中应该包含一部分情绪管理的内容,贪嗔痴痛苦都是一种情绪,情绪是值得享受的好东西,可是该如何面对让人痛苦的坏情绪?我在想我们能否尝试以一个旁观者,来体察情绪在个体身上的流动和变化,然后以一种更为崇高的信仰和精神化解和释怀情绪,最后的目的是回归到平和的生活状态和自己衷心的事业之中。
不过归根结底,人都是情绪的动物,人也会趋利避害,只是对于情绪有些疏忽。大家都会心知肚明远离各种对自己人身造成威胁的东西,却会让自己一连几天沉浸在失恋的痛苦情绪里。这里所说的痛苦的情绪不都是不好的,心灵都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这无可厚非,可就是害怕有些人被痛苦的情绪荼毒到生活事业一团糟糕二无法自拔。坦白的讲,虽然自己还不至于经历过这么大的情绪波动,但是情绪的调控能力也确实很差,短期痛苦,中期焦虑,长期忧郁。
如果说要找到一种能够战胜和凌驾于痛苦之上的东西,就是当你痛苦时,一想到它就能支撑你趁早摆脱情绪的泥潭,除了繁琐为了求生不得不做的工作事务,我不知道某种生活的使命感能否算成一个,也许是我理想化了,又有多少人能够能找到生活的使命感?
另外一本书是傅真的《泛若不系之舟》。虽然是一本游记,但却让我对当下的生活有了很多维度的思考。
旅行本身就是一场多元文化和信仰的碰撞,我惊诧于作者穿梭于东南亚各国时对民俗风物和生活信仰的领悟和反思能力 ,我跟着读者有幸在脑海里体验了一场迥异的文化之旅。想到自己在浮躁的都市生活中浸淫很久,虽然一无所获,但内心早就充斥着太多的物欲、名利和攀比。清心寡欲当然未必适合我,但是如果自己的世界观变成了非常单一的一元思维,那一定不是我想要看到的自己。
放眼我们的周围世界,马路上、地铁里、各种景区到处都是举着手机埋头玩耍的人,倒不是说现代科技领令这个越来越迷失,宗萨仁波切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使我们迷失的是我们的无明,贪欲,不安全感,想走捷径”。而傅真对此的回应非常善解人意“我想人们也不一定真的热衷于这样的生活,只是屈从于群体压力,生怕自己落后于同辈和时代,生怕被抛到社会热点之外。久而久之,我们关心成功和娱乐甚于关心自己,也越来越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最后变成大家只是想要得到外界的认可。”为证明自我而活,该有多累,相信现在的每一个人都深有体会。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现代文明和价值观冲击的洪流,除非内心强大到自己足够笃定自己的生活观念,或是真的有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和资源,不然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被生活强奸感。
无论是对痛苦情绪的反应,还是对身处都市中如何自处的思考,都代表一种自我把控的能力。我们既不能免俗的隔绝痛苦,又要学会适当的使用欲望的力量。
点滴之间,砥砺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