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行记丨“商都”亳的悬疑》
推荐2《留得枯荷听雨声》
推荐3《送别诗中多愁苦》
排名不分先后,下文是三篇荐评语:
推荐1
编辑白影离白推荐佳作——《行记丨“商都”亳的悬疑》
学识见解极为有限,又于不甚知之的前提下,给考据文作评,这确实是件为难的事。赞分析的对?却无实证;贬所言有差,又乏论据。可文来简村,唯有勉为其难,硬着头皮在班门之前弄一下锈斧,胡乱凑几行字,试当绿叶衬红花。
笔者偶观展览,对于各种胡乱解说,恨之混淆视听,误人不浅;遂以恣意自嘲形态“瞎说”成一文,托名“瞎说”,实则用心从史料典籍中理清脉络,逐一论析,小心求证。文中观点暂且不论对与不对,仅凭这份待史求公之心及求治态度,就已经实属难得,使人敬佩不已。
泰山不让土壤,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能就其深。文有其例,章分各体!于此作想,更应尝试呈现各种不同的文章给众读者。坚信:文如春风百花,各具其美,无论何株何朵,总能在春风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那抹独特的美艳!
推荐理由:认真细致从典籍史书中考据求证,逐一对比分析,总结出较为合理的论证。以正视听,以解迷妄。文以真情胜!用心的文才能算是好文!荐!
【作者复:】
这个荐语写得真好啊,比我这个干巴巴的瞎写不知道好多少倍。我这个纯粹只是写了一些疑问,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的,跟专业的考据、考古比,连皮毛都算不上。不过也确实有很多地方包括个人和官方机构在故意糊弄人,欺人的同时也在自欺,出发点是大家都知道的。给有疑问的东西拿过去作为自己的辉煌历史,久而久之就对人产生误导作用,这就不好了。
【复作者:】@荆丘 人要有公心,文须有正气!对胡说八道的就须指出!横渠四句讲道,文字真正的意义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偏喜欢揭露那些骗人把戏。
推荐2
编辑白影离白推荐佳作——《留得枯荷听雨声》
逢秋便有感,从年幼的时光到人生过半的年纪,所有的青春写意都尽托于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工作者,每年的迎新接新已成体例!每年的这个情形便是专属于校园的“春景”,而校园的“春天”正是从金秋九月的季节开始。
一笔带过之后,便着墨于秋之感受,景像随感而动而变化。池塘上、枯荷、雨声,白居易、李白、胤禛;不论秋景萧杀肃冷,还是美丽多姿,总会唤起诗人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悲愁。连千古流传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也在民间甜蜜忧愁的流传。
推荐理由:熟于诗词引用,抒怀发情俱佳;逢时季,述情思,景思融合恰到好处。真挚美好于文笔之间流淌,荐!
推荐3
编辑白影离白推荐佳作——《送别诗中多愁苦》
相会别离总关情,满腔情意寄诗章。送别意绪谁为高?唯数唐代王昌龄。文中以诗解人,先以王昌龄生平起论,接述其人生经历,后叙其诗风,得出其虽名为边塞诗人,但其诗有很大一部分是赠答送别的主题。
并以《芙蓉楼送辛渐》举例,释义,说明其诗内涵的丰富性,虽名为道,送别,实则更像是抒发心中的委屈,表现出王昌龄高风亮节,高洁傲岸的人格。如此高士却一生坎坷,临老又于北归途中无端受害,死于非命,不免使人唏嘘扼腕。
推荐理由:常言:文如其人。以诗词论人,更能尽得人物风貌!让读者对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晓其人对解其诗,必是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