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参加了著名说书人李源老师的21天精读《史记》。跟随老师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那就是,读书之前先读作者。
突然有一天想起了这种方法,而且照做还是有用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多年以前我就已经买入了,粗略读了一下,觉得没什么意思,用粗陋低俗的语言描述他的校园生活。而且这么长时间以来,也是一直都不明白这样的一本书为什么能称为名著这许多年。
直到今天再次看到这本书,突然想起豆瓣和知乎app。不如上去找找,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
李源教的方法好,确实有用。当我读豆瓣的时候,我读到了书的内容简介,读到了写书的作者简介。让我重新认识了这本书,“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看到这里我理解了作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语言来描述他自己的生活并且让我产生了很想快点读起此书的冲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这一切都源于了解。我了解了作者,了解了这部作品的思路想法。我可以顺着作者的想法读书,也可以说是作者带领着我读书。
以前那样如同“瞎子摸象”,一点一点的摸索,一点一点的从头到尾的读,生怕落下一点有用的信息。这样读下来,即使都读完了,心里也缺少盘算,只能读个局部,不能整体的来读。很累,收获还很小。
因为学习了读书之前先读作者,所以我学会了从蹒跚学步到畅游奔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