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千间大厦里,应该有教师遮风挡雨的地方!

万千间大厦里,应该有教师遮风挡雨的地方!

作者: 张舟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16:57 被阅读162次

    5学月2日,有人向“投诉直通车“发送了一篇邮件,题为“关于衡阳县檀山中学教师收入不透明的质疑”,因为檀山中学教师有人买房买车,怀疑其有非法收入。从投诉信的表达方式和信中用错的字和标点符号来看,投诉人的文化程度应该不高,令人感觉到一些错误的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我们民族的无意识中,成了一个文化毒瘤,有必要剖析出来让大家看个清楚。

    万千间大厦里,应该有教师遮风挡雨的地方!

    写投诉信的人只有一个,但是认为教师不应该有能力买房买车的人肯定不止一个,这种看法,应该是相当大一个人群的共识。形成这种认识,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着深厚的历史现实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有一种内圣外王情节,儒家文化对人最大的期许,就是希望人通过学习,能够成为健全的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儒家的这种理想,主要是自我发自内心的追求,孔子强调“慎独“,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都是自我的内在要求而非对他人的要求。但是,到了东汉年间,这种追求就成了对别人的要求。东汉以至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拿着尺子去量别人,很多人忘了也该用同样的尺子量量自己。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久了,就造成了文化人格的撕裂和虚伪,韩愈曾深深感慨:“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换句话说,就是自己只想做个普通人,却希望别人都是圣人。

    好长一段时间,我们宣传的英雄形象都高大得有点不近人情。虽然用的是其他名义,内核却显然来自否定人性的程朱理学。可怕的是,这些英雄最初只是推荐大家学习,后来渐渐演化成希望大家学习,到最后,就成了要求大家学习。圣人的境界当然不可一蹴而就,但是,很多人总喜欢在大家的目光里扮成圣人的样子,结果,形成两面人格。这些年打老虎拍苍蝇,大家只要想一想许多贪官倒台前和倒台后的对比,就会发现这种两面人格的标本实在不是个例。

    由于潜意识中的伪圣人情节,我们在塑造不同行业形象的时候,往往强调他们应当为社会奉献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生活追求。比如,我们会强调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强调教师是蜡烛,是春蚕,宣扬他们如何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宣扬他们又如何春蚕到死丝方尽,有意无意忽略了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过度宣传给大众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刻板印象,大众便对照着刻板印象来要求医护人员、要求广大教师。但是,每个人在选择一个职业的时候,除了考虑到这个职业可以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还会考虑到这个职业是自己通向幸福生活的一条通道。我们一味要求他们无私奉献却有意忽略他们的生存需求,无疑是对他们的压榨和掠夺。其实,是否乐于奉献完全是个人的选择,社会需要做好的是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秩序。一面要求人们努力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一方面又要求人们无私奉献,放弃自己应得的地位、财富和社会评价,恰恰是对社会公平的最大破坏。想一想,这些年来,有多少社会矛盾是因为我们对某些行业工作人员不切实际的要求引起的,就知道这种观念给和谐社会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是被伤害最深的一个群体,自费聚餐会受到批评,业余时间用自己的知识给学生补课,会被说成课上不讲,课下大讲,如果学生有点什么意外,无数人会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儿把板子打在教师身上。一旦教师表达一点正常的个人诉求,又会有无数声音说,你不是教师吗?怎么能这样?

    回到开头提到的举报信,可以说是这种文化毒瘤的集中体现,希望他人都是圣人,无私奉献而又丝毫不取,只有自己什么都不付出却安然享受社会发展成果。一千多面前,诗圣杜甫写过几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千多年过去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如同一片片森林,甚至多到需要政府想尽办法来去库存。但是,一旦有教师买一套房子,还是会引起一些人的大惊小怪,甚至会有人怀疑教师有什么非法收入。难道教师就应该永远努力奉献却又永远一贫如洗吗?还是让教师的收入能够买得起房买得起车吧,还是让教师们分享一点社会发展的成果吧,他们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的劳动换来的。他们做出了贡献,千万间大厦里,理应有为他们遮风挡雨一间屋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千间大厦里,应该有教师遮风挡雨的地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zr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