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均收益
慢即是快,如果可以取得市场的平均收益率,那就成功了一半。
沪深300是A股最典型的宽基指数,可以作为市场平均收益的代表。2016年4月1日,沪深300点位3222,估值为12PE,2019年11月1日,沪深300点位3952,估值为12PE。期间沪深300涨幅22.7%。
根据市盈率的定义(PE = P / E),股价的变化为:P = PE * E
我们可以知道,要想让股价(指数)上涨,要么估值PE提升,要么企业盈利E上涨,由于2016.4.1~2019.11.1期间,沪深300的PE没有任何变化,均为12PE,因此其22.7%的涨幅可以认为全部来自于企业盈利增长。
3年半时间,涨幅22.7%,折合年化收益率6%。由于指数上涨没有考虑公司分红,沪深300的股息率2~3%,叠加在一起年化约8~9%。
通过指数基金,我们分享公司盈利增长带来的收益,收获市场平均收益,即年化8%上下,这样应该成为我们投资者入市的基准目标。
如何取得市场平均收益率?《漫步华尔街》说到配置市值加权的宽基指数,在A股就是配置沪深300与中证500指数,由于沪深300里的公司市值更高,因此配置时沪深300的比例要高一些。

2、超额收益
通过均衡配置沪深300与中证500,我们便可以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同时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以此为基础获得超额收益。

我的做法是将沪深300这一沪深两市的蓝筹指数进行拆解,即沪市蓝筹上证50、深市蓝筹深F60,原因在于我认为在存量经济时代、胜者为王,龙头效应会加剧。
同时,由于A股不成熟、散户多,当前市场存在alpha收益,因此我使用指数增强基金,即上证50使用易方达上证50,中证500使用富国500等(以及一些行业指数也会使用行业主动基代替)。
至此,我把沪深300与中证500的组合拆成了:上证50 + 深F60 + 中证500。里面尽可能使用指数增强获得超额收益,我称这三者为指数基金基石组合,另外在均衡配置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三者的估值。

上图是基石组合的收益率与沪深300(未考虑股息)对比,该基石组合的年化收益率16.5%,这就是靠改变组合+指数增强获得的超额收益。除了这样的超额收益,我们还可以配置一些优质的行业指数如消费、医药,优秀的境外指数如纳指100来增厚收益。

2020年的行情分化非常严重,整个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消费、医药、科技上天了,金融地产等其他板块在地上摩擦。对于宽基指数,由于配置了各个行业,因此在不停震荡,从上图收益率可以看出,基石组合的收益率还没有突破2月底的高点,原因就在于结构行情。
但是,我们组合中配置了消费、医药、纳指100,所以在行情分化的结构市场中取得了超额收益。通过这样的配置,我们的指数基金组合就变为了:上证50 + 深F60 + 中证500 + 其它优质指数。这样便可以做到组合在跟上市场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超额收益。
除了指数增强、优质行业/境外指数,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来获得超额收益:波段仓位。数据统计,A股10%不到的交易日贡献了全年的涨幅,也就是说剩下的90%的交易日全年震荡,通过小仓位的波段仓位,一方面收割震荡的利润,一方面调节心理情绪。
「主仓位+波段仓位」这一策略及它的进阶策略,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均衡配置,即主仓位长期卧倒赚企业成长的钱、波段仓位频繁交易赚市场震荡的钱两者的均衡。
3、均衡轮动
我个人关于板块轮动的看法是:追求均衡配置下的均衡轮动机会,即在均衡配置的前提下,当板块出现明显分化时,可以适当调整配比、高估的往低估的挪动,做一次再平衡。
股债轮动是不太可能的,原因还是在于市场无法预测。作为个人能做的就是均衡轮动,即股的估值高、债的估值低时,应该是慢慢卖股、慢慢买债,而不是全仓卖股、全仓买债,如果全仓轮动,很有可能卖完继续涨、心情会很难受。
比如当前市场下的医药,其实估值很高了,但是继续大涨、估值更高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之前只卖掉了医药20%的盈利,而不是全部卖掉。
再平衡是均衡轮动一个较好的做法!
以股债为例,比如一开始我们持有50%股、50%债,随着市场的变化,在2017年末股涨的比较多,股比例为60%、债比例为40%,我们做一次再平衡,使得股债比例各位50%,那么就变相做到了卖了一部分股、买了一部分债。在2018、2019年末也这么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回测一下,这样的效果会非常好~
通过再平衡,我们便实现了我所说的均衡轮动、慢慢买、慢慢卖的过程。除了股与债,指数品种之间的再平衡也是类似的。
投资需要一条主线,在这样的主线逻辑下进行资产配置,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慌,同时也不会使得自己管理的标的又多又乱、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如何管理。
我的投资主线便是风格中庸、均衡配置的思路下先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再通过一些简单的小策略增厚收益,整体投资风格偏向于稳健,让我非常安心,可以适应如大小盘轮动、行情分化等市场变化。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该策略在过去几年里让我收益颇丰~
指数基金选择
买入指数基金,业绩是唯一的考虑。中证500选富国,沪深300选兴全,上证50选易方达。规模选几亿到几十亿,时间三年以上(注意基金经理的任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