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读作者,读自己,读道理

读书,读作者,读自己,读道理

作者: 书书福福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23-01-28 23:54 被阅读0次

读书,既是读作者,也是读自己,更是读世界。

读书是为了理解,而理解从来都不是直接的,而是读者通过自身对作者心理过程的“体验”来重建这一过程,以达到对文本的理解。因此,读书既是读作者,也是读自己。

换言之,我们读书是借助作者的大脑思考,我们不过是重复作者的整个精神过程而已,通过将自身的经验与作者的经验联系到一起,以实现将作者的思维纳入到自己的思维体系中,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彼为我用。最终,我的思维中既包含作者的思维,也含有自己的思维。所以说,读书既是读作者,也是读自己。

从另一个角度说,读书是一个认识活动,通过这种认识活动来获得新的认识,然后将新的认识纳入到已有的认识体系中,然后在下一次认识活动中应用上这种认识以此来获取新的认识,整个过程源源不断,只要人活着,认识活动就在继续,通过这种认识活动,我们的认识体系也越来越全面,对世界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深刻。

因此,读书的过程,既是认识作者,也是在认识自己。通过认识作者,总结归纳出认识的方法,又将这种方法以及认识的经验作用到自己身上,实现对自己的认识。

读书以明理为先。

读书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读作者、读自己,更是为了读懂客观存在的道理。语言文字不过是一种工具,是思想的载体,用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而作者的主观感受又是由于客观存在的道理而产生。作者先发现了客观存在的道理,然后反映到大脑中形成了主观形态的感受,又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这种主观感受,借以反映出客观存在的道理。

或者说,语言文字表达着意思,又不尽表达着意思。意思是对客观存在道理的主观反映,但客观和主观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差距,读书就是要减小这种差距,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相统一。

通过读作者掌握作者的意思,见到后面的“理”,然后产生自己的意思,再通过读自己来掌握自己的意思,最后将作者的意思与自己的自己相互比较,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以获得一个最接近客观的存在的道理的“理”。

相关文章

  • 读书四种境界

    读书,一曰:读观点、道理、探索真理的方法和路径; 二曰:读背景,读人——作者与作者的经历;三曰:读情感,与人性中至...

  • 导读

    由童话导入 读书有方法 封面 ——书名、看作者(查资料)、读目录、赏内容(读故事) 懂道理 介绍作者

  • 清华大学钱院长推荐的书

    读书,读自己,读世界,读众生

  • 阅读

    读书 读自己 读他人 读世界

  • 读好书

    这里说的读书,是指读好书。读很多好书,就会从中悟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进而改变自己。 “读书改变命...

  • 读书,读人,读自己

    今天刷文章的时候,看到“读书,读人,读自己“这句话,发现自己对这三个读都读不透! 读书。以前读书就是为了考试而读,...

  • 2017-09-07

    窃读记 我觉得却读记者这篇文章写出了作者很渴望读书但是读书...

  • 2021-11-29《如何读,为什么读》

    【读书感悟】如何读,为什么读 【作者】【美】哈罗德·布鲁姆 【字数】300 【正文】 作者认为:为什么要读书呢,是...

  • 星星距离我们有多远

    读书,展开想象,培养趣味。 又和小儿争辩读书的事,他不想读,我想让他读,苦口婆心我也做不到,道理讲多了,我自己也听...

  • 如何教(学)语文?

    一言以蔽之,就是让语文有味,大家共同做个读者、学者、作者罢了。“千树万树读书开”,悦读才是硬道理!语文素养在于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读作者,读自己,读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bu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