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35岁了,这一天跟其他任何一天没有任何不同,但是这一天我35岁了。
我30岁生日的时候是最煎熬的,心里觉得自己跟年少时一样,但是30岁却是自己认为步入中年的门槛,这种感觉像其他人说的那样,坐在家里,突然被人把房子的四墙拆了的那种恐慌感。
从内心来说,我觉得自己跟15岁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15岁时喜欢的东西现在也还会喜欢,15岁时害怕的东西现在也会害怕,还是觉得自己会被跟当时一样的事情感动、激怒和抚慰。
但是我肯定跟15岁的时候不一样了,经历了20年的时光,不管我怎样觉得自己仍是少年,但是很多地方肯定是变了。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两点。
第一点,是耐受性,年轻时的我觉得自己非常脆弱,经过20年,我觉得自己的耐受性大幅提升了,对于事物的承受能力跟之前相比,有了若干倍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也是在近一两年完成的。
发生了很多不太好的事情,有很多是意外,是命运的捉弄,但更多是自己的错误导致的,有些错误可以弥补,有一些错误,是永远没有机会弥补的,过去了就过去了,错过了就错过了。
心里已经知道,人生是一路走向一个已知的结局的,所以从某个角度理解,就是只会越来越糟糕,不会越来越好,拿这几天的世界杯举例,每一场比赛只有90分钟,如果你场上犯了很多错误,失去很多机会,时间越走,留给你的时间就越少。你必须学会面对自己犯过的错误,然后才能在后面的时间争取到新的机会赢回比赛。
错误犯了就犯了,机会错过也就错过了,唯有客观面对这些,才能在后面的比赛中承受住压力。
有点像长茧的过程,对很多事情,敏感度变低了,对很多事情,承受的力度强度重量,都提升了。
第二点,就是未知感消失了,15岁的时候,对于未来,是没有概念的,对于未来的事物,如同推开一扇陌生房间里的门,门后面有什么,心里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因为如此,推门之前,对门里面的想象是最多的,这种感觉,我称之为“未知感”.
现在这种“未知感”的感觉逐渐消失了,因为开过了足够多的门,门后的东西大概会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经验,上限和下限基本不会太超过。我说不清这是好是坏,但是自己内心的情绪波动是变弱了很多。
比如说,15岁的时候,我总觉得宇宙这么大,在我们无法到达的地方,肯定存在着远超我们理解的东西,他们可能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任何形态,可能是我们地球上没有见过的或者不存在的物质组成。
随着科学的进步,光谱分析告诉我们,宇宙中元素的存在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组成我们世界的元素,和宇宙星空中遥远的可能存在的其他世界的组成元素都是一样的,不会有任何不同,不会存在他们有我们没有的元素,得知这一结果,我大失所望,宇宙中其他的世界对我的吸引力大为降低,因为也只是跟我们一样的物质元素而已,顶多就是利用效率和利用能力不一样而已。
再举例说,我年少时以为人生会各有不同,这种不同会像我当时以为的不同宇宙不同物质的不同,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明白,其实不管什么时候,世间的事情就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基本元素的随机无序组合排列而已,但是可以穷举的方式是有限的,所以很多的人生故事看起来都是很相似的,剧本就那么多剧本,不同的演员在串戏而已。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恐惧和不安,当然同时也失去了那种翘首以盼的懵懂和希冀。
我35岁了,年轻时看过的一本印象深刻的小说里,主人公35岁那天,虽然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但是还是一个人偷偷哭了一场,然后决定换一种方式生活,就像足球踢了上半场一样,下半场决定换一种踢法。
看这个书的时候我离35还很遥远,35岁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自己压根无从想象,连想象都不愿意去想象,但是我终究35岁了。
今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我正常上班,加班,下班,回家,也没有像小说里那样一个人在公司时偷偷哭一场,内心平静。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站在这一个日子,我对未来没有恐惧,也没有好奇,我知道未来的每一天,更好和更坏的样子。
因为,最好和最坏的日子,我都生活过体验过经历中,而更好和更坏,哪怕还没来,我已能想象和面对。
我35岁了,我告诉自己,不要停止奔跑,不要回顾来路,来路无可眷恋,值得期待的只有远方。
钱岗,2018年6月16日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