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的父母就教我们为人应讲谦虚与礼貌。而我也因父母的管教成为了外人口的“好孩子”……
谦虚。向谁谦虚,为何而谦虚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人们到了该从事事业的年纪,我们是否对同事,对领导应该谦虚一点,就可以得到多一点的关照和提拔呢?
而在我现在的年纪,是否会变得谦虚或是已经无意中形成的了习性习惯得去恭维别人呢?这些事情在我身上确实常有发生,“拍马屁”其实就是我说出来都觉得假的的恭维方式,但其实,这样的谦虚已经被世俗利益所遮蔽,已经缺失了最初的发心——礼,而成为了一种利己的方式。
阳先生说:“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相下其实就是拥有古意谦虚之怀之心,而为何相下就可得益呢?此益又为何益?是否连阳明都在教我们用谦虚去讨好别人呢?
当我们说到这里时,这样的益就一定不是为了得到外在的好处了,因为我们的发心显然是由心而发的对别人尊敬与礼貌性的礼让。就比如说我们会对那些有不足的人给予谦虚的评价,是为了关怀他人;还有就是说“虚”这个字,本意就是指自己的不足,而阳明的“为人谦虚”,则是在与别人的对话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能够在各方面看到自己成长的空间。这才是双双得益的谦虚啊。
而在文中,“相上”的人其实就是自满,封闭了自已向上道路,孟源这个人则是因为自傲被先生多次指责,显然就是因为他未能理解阳明先生的“相下”。
是的,我们为人都应该谦虚,在每一次对话中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我们也能用谦虚的话关照到别人。
对于我来说,做到谦虚,同样就是在锻炼我的领导力。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心体也可以时刻明亮着,因为当你通过谦虚的心帮助到自己,帮助到别人时,心中就会被爱所包裹着,又哪能容忍自己再因为外在的影响向下堕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