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电视剧,电视机这东西,我都觉得不需要买,你把自己的生活活成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更享受。
越来越发现,我们大家有一种共同的生活,就是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的热议,一部电视剧接着一部电视剧的评论。
在理发和健身时看了几集《欢乐颂》,看了不下十篇关于分析《欢乐颂》人物的文章,象盖房子促进钢筋、水泥、木材等产业的发展一样,电视剧、电影引发写作产业的繁荣,你把这看成一种经济现象或社会行为,就不会把剧里人物的生活或文章的分析简单地和你的生活直接挂钩。
《欢乐颂》这部电视剧及那些分析《欢乐颂》人物的文章没带给我启发或有益的借鉴,好的作品是人物在那部作品的时间线里获得了自我成长,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救赎,我们国家的影视作品大部分停留在现状层次,告诉你艰难和不可能,这艰难和不可能多是个人对社会的无奈,生命个体的成长力量根本看不到。现在是这样,以前也是如此,看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巴金的《家春秋》,是不同国家的名作,不说作品在重量级上的差别,是不一个路数。巴金比托尔斯泰晚出生了近一个世纪,远没有托尔斯泰的心理学功底,在作品里做不到给人物找一条出路,让人看到生的希望。
分析樊胜美因为阶层局限活不成安迪,出身对人的一生决定性的限定,分析五美因各人的性格和自身条件限制很难获得幸福的婚姻,现实中肯定有很多人把樊胜美活成了安迪,那样的五美也获得了幸福。象数学公式那样分析,并且还当成真理,你的生活就真破不了限了,这种分析,把外部条件看得大于天。人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样啊,每个生命都非常不同,生命的路迹是你一个逻辑分析就句死的吗?
活得出乎你自己的意料,出乎别人的意料,你自己的生活比那些电视剧精彩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