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内心憋闷得难受,走过去想把窗打开。这个时候,突然从楼下冲上来一缕游走的光线,擦着混浊的夜色,往上一直攀爬攀爬,爬到接近这楼层的高度,一下子散开,变成五颜六色的光——是烟花。
病房里所有的人都开心了,是烟花!
圣诞节前夜,还是一个孩子的蔡崇达在医院的重症病房陪护生病的父亲。第二天,父亲将被推进手术室,百分之六十生还的希望……而与此同时,一个与他同龄的男孩,他们的父亲将在同一天手术,这烟花,便是那男孩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在医院违禁燃放的。
《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收录在蔡崇达的散文集《皮囊》中,是一篇纪实散文,记述的是他当年在医院陪护父亲时的经历和感受,字里行间充斥着道不尽的无奈与沉重。
医院,是任谁都不愿去的地方。去,便意味着与病痛结缘,但即使抛开这层意思,仅是去那探望病人,心情也难轻松。感受着医院那独有的沉闷气氛,眼看着一个又一个在病中苦熬的人儿,心中怎么都不是滋味。
有人说,如果你总对生活有太多抱怨,不如去医院转转。其言外之意,便是提醒大家懂得珍惜与感恩。珍惜眼下虽平淡却平静的生活,感恩目前尚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
因为千金买不来平安与健康,当疾病或灾祸找上门来,人方才显出他的柔弱与脆弱。
重症病房,是医院里最残酷的所在。因为疾病掌管着一切。蔡崇达说,每个病房的门口都挂着人们相聚在此的理由,心血管、脑外科……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被重组,无论他们曾经做过什么,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病人。重症病人。
在这里,灵与肉的差别第一次这么清晰。在这里,人们第一次像尊重他们的情感和灵魂一样,尊重自己的肉身。
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大多时候,在我们的肉身尚无大碍之时,我们并不习惯善待它。它会自然而然地被奴役、被无视。因为现实中需要我们关注的东西太多,比如金钱、人脉、前途、享乐、欲望等等;而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顾念其他。
所以,当它终于有一天不堪重负,开始罢工抗议,而我们也终于意识到应该体恤一下它时,一切似乎都有点晚了。
“重症病房”,意味着与死亡只有一线之隔。被推进手术室的人,下一步要么去到紧急看护室,要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