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伏身心:站桩、静坐、练毛笔字
❤️布施之道:颜布施,微笑处事,微笑面对一切人和事;言布施,说赞美安慰的话;心布施,敞开心扉,对人和蔼;眼布施,善意地看着他人;身布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布施,谦让座位;房布施,有容人之心。
❤️深深忏悔:我从无始生死以来,迷惑颠倒,造作种种罪业,有意无意得罪、伤害甚至杀害你们,使你们在轮回中身心受到极大的折磨,遭受到无量痛苦,增加了无量烦恼。致使你们至今沉沦幽冥不得解脱,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罪业深重,罪大恶极,简直不可饶恕。这都是由于我累劫贪、嗔、痴、慢、疑,身、口、意三业所犯下的一切罪障,一切过错。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心中的惭愧、抱歉与忏悔,也深知这岂是一两句对不起能够化解对你们身心造成的极大伤害。我不敢乞求你们原谅,只是真诚地希望能够帮助你们永远离苦得乐。如果对我的报复能令你们解脱痛苦,我决不敢反抗和躲避,也决无一丝怨言,因为这是我自己造的罪业,应该受的果报。
❤️持续醒觉: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当对方不理解我全部的意思时,我就想让他明白我的意思,但他没耐心,我就有点……当对方误会或冤枉了我,还不听我解释时,就有种莫名的愤怒与委屈在我的体内开始盘旋与上升……当我和对方说了N次“事情应该这样做”,他还那样做,并且结果也不好,他还显得挺有理,我就有种想和他理论理论的冲动……
通常我们在与他人的交互中,会紧盯着某个目标的同时,也期待着跟这个目标相关的人的理解、认同、配合和支持。而一旦过程发生了不顺畅,或者结果比自己预期的差,心情往往就不会太好了。
如果这个不顺或者偏差“不是因为自己”的因素造成的,一次两次,我们会觉得可能是偶然因素,对方不是“故意”的,还能忍受一下。时间一长,当“偶然”被我们判定为“必然“的时候,我们也会必然据理力争地让对方和我们迅速“同频”。
当沟通的过程不顺畅或预期结果无法达成导致我们很失望,心里的郁闷与沮丧无处发泄时,我们会依着以下的模式进行沟通:如果权力允许,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强迫对方接受;没有权力做后盾,我们学会了各种手段去威胁。比如,孩子不听我们的话,就会说,下次不带你出来玩;威胁也不管用了,就会找一个说理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来支持我;如果还不行的话,就会升级为恶语相向;更有甚者,会诉诸武力或阴谋,做最后的争取!
总之,我们一定会让当时我们所受的委屈、不畅、不被理解得到一个出口,或者找到一个“责任人”来挽回自己的“损失”。我们的沟通常常执着于此,久久执着于此。
其实,我们一开始都想解决问题,无论是通过沟通解决,还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解决,常常在过程中遇到各种不同,想法不同,做法不同,习惯不同,重要程度不同,做事的次序不同。由于不同而带来了不爽,如何让我们变得爽成了我们的沟通的主题和内容。而我们的沟通常常迷失于此,
我们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们在生长的环境不同,人们的习性必然不同。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习惯于将自己做事的节奏、重点、擅长、目标的追求作为合适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这个时候“不爽”就会产生,“不爽”之后的行动必然产生。
这种控制型的沟通,从同事朋友的交往,到家人子女的教育,确实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事情有事情的发展规律与节奏,未必我们的想法就贴近这个规律与节奏。
所以,与人互动时,需要考虑这样的背景:
第一,人与人真的不同的,人与人的想法、习惯、节奏也是不同的。我们能够做的是观察和体会,配合不同点,而不是过滤和排斥不同点。
第二,生命有一个永恒的真意就是自主的变化。
即使是你的道理再合适,当时对方没有领会你的道理,但随环境的变化他也会进行自主的调整,也能达到那个贴近规律的状态,只是时间的问题。就像我们的孩子小时候不会扣扣子,我们在当时怎么着急都没有用,而长大后他自然就会扣了。
如果真的遵照以上两点,沟通中原本的灵动自然就会出现了。
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把事情的进展看得更清晰,把对方的状态、习惯和节奏认识得更清晰,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特别当回事时,慢慢地,才会在沟通中逐渐识别不同的他,识别事情的本身,就会让彼此间更加和谐。
从“我的想法”、“他的想法”,演化成为“我的想法+他的想法”,再演化成为“我们的想法”,这样,沟通状态的进化,会引出完全不同的操作水平与事情的发展境地。
对沟通中的“他“的认识,还是源自沟通中的“我”的状态。动态灵活地认识彼此,才是和谐共生的基础。跳出小我,找到真我,我们一定会发现自己和他人都很好……
❤️每天感恩:每天感恩三分钟,安乐生活一辈子!
1、感恩我的父母、老公、女儿、婶婶、家人、邻居和陌生人;
2、感恩大自然给予的种种关怀和体贴,感恩暖暖的阳光!
3、感恩每一个祥和、温暖和快乐的日子。
4、感恩我的同事,他们让我又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取舍。
感恩早上的晨曦,夜晚的星月,春夏秋冬的轮回。感恩有多少,爱就有多少;爱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