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在公众号【书单】 (微信公众号id:BookSelection),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电影界,一直有个讨论,谁会是中国影史上第一个主演票房过百亿的人?
争夺这一桂冠的,都是勤奋咖+实力派:徐峥、邓超、黄渤、沈腾、王宝强……
他们入行早,拍戏多,常年雄踞在榜单前列。
然而,谁也没想到斜刺里会杀出一个人,他左手军事,右手科幻,两大爆款,一骑绝尘。
这个人,就是吴京。
知乎上有人提问,如何看待吴京成为首位票房过百亿的演员?
有人归结为大时代,有人谈及命理,有人提及努力……偶然派与必然派战成一团。
可看完吴京的人生经历,我发现,单一维度论成败固然难免偏颇,但冥冥之中,答案又似乎有着同一指向。
今天,不吹不黑,摘下有色眼镜,我们来聊聊吴京和他的爆款人生,以及他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启示。
(一)
硬核玩家
有人说,吴京很幸运,遇到了《流浪地球》这种片。
《流浪地球》现在票房已过30亿,而且还在一路飙升。有人给吴京算了笔帐,他在这部戏投6000万,按照45亿总票房来算,可以赚到2.7个亿。
轻轻松松完成两个小目标。
可这份幸运,却没有几人接得住。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当时想找一个“有知名度愿意提携新人帮助中国科幻电影”的人,西跪东求,无人应援,那些人给出的原因是“我对市场很熟悉,现在拍中国科幻电影还不到时候”。
就在这个时候,吴京杀进来了。
先是客串,一拍就是31天,这时长都够抠图演戏的小鲜肉拍两部戏了;然后被导演一顿灌酒,还倒贴了6000万。
知乎上有人问,如果你有6000万,你会投资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科幻电影吗?
绝大多数答案都是不会。十足的小众电影,没有成功的先例,没有流量明星的加持,怎么想都是噩梦一场。
连财大气粗的万达影业都中途撤资,转投了隔壁的《情圣2》。
可吴京为什么敢?
除了被灌酒,还有个重要原因,他遇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当演员吴京向导演吴京转型之时,他杀入的领域——军事动作——和郭帆的科幻一样,都是无人问津。
为了拍战狼,吴京咬牙卖了房;郭帆捣鼓小破球,也是砸锅卖铁,不拿薪酬。
拍起电影来,两人又是如出一辙。
为了演活军人形象,吴京在特种部队一待就是两年。他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听子弹从耳边飞过,体验坦克从身上开过的感觉”。等到吴京离开,由于表现出色,连队甚至挂出了“向吴京同志学习”的横幅。
拍战狼时,吴京更是玩命。跳水26次,在水中浸泡13个小时不上岸,做惊险动作时,数次差点死掉。
别人问他为啥如此拼命?他答,“不经历生死,怎么去演绎生死?真听真看真感觉,而不是装、捏、拿,观众隔着大银幕,是会看到你的诚意的。”
郭帆对待作品也是毫不敷衍。《流浪地球》筹备4年,剧本100万字,概念设计图3000张,分镜画稿8000张,制作道具10000件。不请当红小鲜肉,真金白银都花在视觉特效上。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吴京投资郭帆,与其说是投资手腕的长袖善舞,我更相信,这是硬核玩家之间的惺惺相惜。
吴京投资时,肯定没想到票房爆炸,不扑街就很阿弥陀佛了。
采访中,他说,“即使拍烂了,也比没人拍强。其实,我们已经成功了,因为有7000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未来,这7000人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 。
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流浪地球》找到了吴京,不如说吴京生命中必然遇到《流浪地球》。
(二)
成功的“傻子”
看《战狼2》,看《流浪地球》,我有个共同的感受:文戏尴尬,但场面扎实。所以,虽然我不是粉儿,但依然为他们叫好。因为后者是电影工业体系的进步,意味着中国人同样可以拍大片。
而这进步,靠的不是善变的资本或者当红小鲜肉,而是一群吴京郭帆这样的电影傻子——敢于一头扎进一个小众领域,拍一部兴许无人问津的电影。
如今,吴京率先破百亿,在我看来就是对电影傻子的犒赏。
《战狼2》之前,吴京始终都是不温不火。
但这段经历其实更能见人心性,也更能让人感受到吴京成为吴百亿的那份必然。
吴京出生在武魁之家,自幼习武,得奖无数,18岁那年,他断了腿,而后进入拍戏行当。
大众最初认识吴京,也是这时开始的。
看他《太极宗师》的杨昱乾、《小李飞刀》的阿飞。都是嫩得掐出水来的白面小生,因为他们,吴京至今仍对大妈们有着票房号召力。
但当时的吴京考虑的不是这些。
回看那时影坛上的动作影星,成龙欢脱诙谐,李连杰潇洒俊逸,甄子丹凶狠凌厉,大哥们各有风格。
吴京想,我的动作时代在哪里?
思前想后,他做出了一个很“傻”的决定——放下所有,去港漂。
最初一年,无片可演,在维多利亚港的灯火之下,吴京显得倍加寂寞。
那时,他夜间的主要娱乐,就是听郭德纲。
一年之后,吴京终于得到了演出机会,《杀破狼》里给甄子丹做配。
演的是杀手阿杰,全片就只有一句台词,可吴京演得入木三分。那股邪气,那份不寒而栗,让我至今都心有余悸。
尤其是后巷那场打戏,更是成了动作戏里的经典片段。
这场戏里打断了四根木棒,次次都打在吴京手臂同一部位。多年以后,他还咬着牙说,“真疼”。
一战成名,吴京邀约不断,但大小配角之后,他始终没能找到自己的风格。
这时他又做了个“傻乎乎”的决定——自己当导演。
拒了《一代宗师》等一众影片的邀约,卖了房子,顶着经纪人、亲朋好友的劝阻,他一头扎进军旅题材。
旁人劝他,“硬汉电影没人看,你是不是傻”“你的钱都是伤筋断骨挣来的,要珍惜”。
吴京想了想:“我可能是傻,但人总是要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一回吧。要不然就算活得精明点了,人生好像也没什么意思。”
一傻再傻,却成大器。
怎么理解吴京这种人呢?我想到有一个概念特别适合——无限游戏者。
(三)
人生是场无限游戏
无限游戏者的概念,来自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詹姆斯·卡斯的书,《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他说,“世界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另一种是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卡斯没有明确定义,但是举几个例子就能看出来:
半小时读完一本书是有限游戏,阅读是无限游戏;
夫妻俩吵架争对错是有限游戏,过日子是无限游戏;
工资涨到月薪10万是有限游戏,能力增长是无限游戏。
有限游戏有着明确的终点,它的乐趣是获取;无限游戏没有尽头,它的乐趣在于参与。
人生本来是一场乐趣无穷的无限游戏,可我们却被打磨成了一个个严肃的有限游戏者。
从小妈妈和老师告诉你,“好好学习,努力考第一”,你便投入到有限游戏里。然后,小升初,初升高,到高考,这场游戏变得越来越严肃,渐渐地,我们开始沉迷于有限游戏之中,忘记了世界的广袤与最初的好奇。
等上了大学,我们以为游戏结束了,可还有另一个游戏:“看谁能找到好工作”。当你拿到心仪offer后,有限游戏还没停止,反而生出一窝——“看谁升职早”“看谁找到好老婆”“看谁房子大”“看谁先上市”……
如果你玩,那么在这场环环相扣的有限游戏中,有房贷要还,有老小要养,有工作要扛,你会慢慢变得精疲力竭,谨小慎微,闷闷不乐。
很多人,在生命远远没有结束的时候,就替自己写好了终局——在一个不太会赢也未必输的有限游戏里轮回。
我们羡慕那些超然洒脱的人,其实就是在羡慕那些无限游戏者。
就像卡斯所说,有限游戏者在界限内玩耍,而无限游戏者与边界互动,或扩容,或颠覆。
就像吴京、郭帆,一个是要过气动作演员转型拍军事电影,一个是法学出身的导演挑战硬核科幻,他们为打破边界,倾其所有,赌上房车。赢了,我们会喝彩,输了,我们也敬他们是条好汉。
为啥?
因为他们在做的,是“自己想做的”,而非“别人要求的”;是过程甚于结果的无限游戏,而非有着明确终局的有限游戏。
2014年,吴京还是非著名导演,在《开讲啦》现场,他讲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核心意思就是“人生要不怕开始,要坚持”。
有青年代表问他,你开始了,也坚持了,但是你等到了(成功的)机会了吗?
吴京的回答平白但却值得回味:“什么是机会?光芒万丈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我所认为的机会就是不断积累,有勇气去经历。”
吴京拍完第一部电影,沉寂两年,其间各种不务正业,就学开车、骑马、潜水。
干这些有用吗?无用。但如果放在更长远的视角,等吴京能够在水下睁眼演戏时,就发现了用处。
风物长宜放眼量。
在无限游戏者的人生里,要成功,更要乐趣和幸福,要获胜,更要内心的和谐。
如果只把人生看做一场你争我夺的有限游戏,你断然不敢花两年时间干这些事,因为它太耗时,太“不值”了。
写这篇文章,不是说吴京变成吴百亿,我们就秒变舔狗;而是在吴京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打破边界的力量,一种无限游戏者的心态——即使没有成为爆款,也安宁自在。
所以,吴京破百亿,时也?命也?偶然?必然?
我想,或许你已经不在意了。
人生是场修行,少不了忧愁悲苦。
如果可以,请记住吴京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在有限游戏里深深入戏,又能以无限游戏为人生要义。
我是王大抽,曾为南方报业记者、书单主笔,现在自由撰稿人。一支笔,写千百事,持续分享所得所见所想,欢迎关注我,一起成长。
过往好书精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