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艳20210219第4天,共57天】
学习5大步骤
学习的5大步骤:解释、示范、使用、纠正、重复。也是我们在学习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性的模型。盖上PPT后,提问记住的小伙伴举手一下,发现都没有记住。若我加一句话,我说10秒钟后我考大家,没有记住的要发200块钱红包,现在给大家10秒钟的时间来去记一下。
随即会发现当加入要考大家的这样一个节点,小伙伴都居然记住了。10秒钟的时间,我们如何更加长久的记忆,这个时候我们再植入一个关键性的节点,怎样把它形象化、图像化?
这里有一句顺口溜是“姐姐(解)在示范如何使用艾灸在灸虫虫”,姐姐是解释—示范—使用。大家头脑当中就有这样一个画面,如果你想不起来这5个步骤是什么的时候,你头脑中有这个画面,你就会想得起来,而且很长的时间你都不会忘,这个又是一个关键性的节点,也是我们在学习上需要去应用迭代和计划的。可以从这两个案例当中来看到,其实我们在是无意识的,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增加关键性的节点,去增加我们学习的效果和输出的能力。
我们会学习吗?
我们反问大家,我们真的会学习吗?互动大家最近读书的请举手。发现大家都读书了,我们遇到一本好书,读三遍以上的请举手,没有。让大家想一下一本好书你只读一遍,你能消化多少内容,你能把这本书真正的内容消化掉吗?所以我们很多人真的不会学习,不会读书。
然后曾经我有一个会员,他每天早上4:30起来读书,然后读到将近7:00,还读了三个月,最近怎么早起怎么读书的,我就问他你最近学到了什么?可以跟我讲一下,你最近读的新的一本书,他突然间懵了,我说其实你根本就不会读书,你把你最新的那本书,接下来三个月只看这一本书,然后他读到10天左右的时间。跟我讲,我现在我感觉我会读书了。
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一个感慨?其实很多人追求快速度时,读书真的不需要那么多,而是你读得深不深,精不精,有没有把这本书花掉。所以在变现学院有一本能力叫化书为课的能力,让大家你读书,一遍不够读3遍,3遍不够读10遍。
4个故事
再往下面讲是让大家去复述故事,因为阅读上有几个故事非常重要,也是平时别人问我阅读大一的时候,我会跟他讲个故事,我就这里面讲给大家,大家今天下去现场也准备,然后明天上班也可以。
曾经我在阅读上面最开始我是信奉读杂书的,每天读一本不一样的书,以为涉猎很广泛,就能拿到很多的结果。但那个时候阅读的越迷茫。
遇到老师专门研究一门学问,时间管理叶老师,把《搞定三》读了23遍。在时间管理的系统当中做到细分领域第一名,也愿意他这种阅读的方法。其实叶老师交流他读书不多的,但能够把时间管理的数据全部都研究一遍,尤其把《搞定三》研究20多遍,他在讲时间管理的时候就非常有味道,这也是易老师的读书方法。后来我在阅读上就好像信奉钻井精神,阅读上不要打太多井,要把一口井打的足够深,然后不要太宽,这样的话一直是钻深下去之后,你就能在这个行业拿到结果。
我一段时间就信奉这样的一个读书理论,后来又读到了查理芒格,他读书他涉猎非常的广泛,每读一本书都能获得一个是思维模型。所以他的成长,包括巴菲特说查理芒格是一个把他从猩猩进化到人类的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对查理芒格评价这么高,因为查理芒格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人,他的智慧源于他非常喜欢涉猎广泛的阅读。当时我就想为什么最开始我认为阅读太广泛的数据,这条路走不通,并不是走不通,而是我看到这个墙太高了,自己当时没有翻译过去,所以看到阻碍就以为尺度不通了。现在我翻译到这堵墙之后,我会发现不论你读书怎么读,多也好,读专也好,你都可能拿到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在这个行业最顶尖的路程尽头,你有没有看到自己的榜样,榜样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故事,很多人问他如何每天阅读一本书,因为曾经我也在很多书图书馆分享过这样一个主题,也去研究过,我也挑战了一年每天阅读一本书。
跟大家讲一个关于杨绛先生收接受采访的一个段子,曾经有很多人知道钱钟书是一个过目不忘的一个才子,他有时候一天读好几本书,所以好多人很好奇,说怎么可能一天做到读好几本书,采访杨绛先生,杨绛先生没有说任何话,把这些人带到了书房,说你看他在前面每天读几本书,但是大家你看这些麻袋,他有的时候为了为这本书做注释做解释做比例,可能注释了一周甚至一个月。所以真正的读书的功夫在读书之外,所以大家也知道真正的快速阅读,它应该有这样的一个呈现,这个是第二个故事。
第三个故事,西汉宋朝有个叫王祥,他是太子的老师。有一次他就跟苏轼说,我最近读汉书,我读了三年我可以倒背如流,我想跟你来探讨一下这本书,你给我一周的时间,然后一周之后我来探讨,结果一周之后王祥输了,他想不通他为什么?我读了三年我可以倒背如流,你只读了一周我居然读不过你。
苏轼说其实我的读书方法有一招叫八面收笔读书方法,第一遍我看总论,第二遍我看政治方面的内容,第3遍我看文化方面内容,第4遍我看经济方面的内容。
所以每次跟你探讨,我都有一个主线的脉络去探讨,但是你虽然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在你头脑当中那些是碎片化的,你从来没有用你的网络把它梳理出来,所以这是你之所以失败的原因。
后来苏轼的读书方法,毛主席非常的推崇他用来读二十四史,所以毛泽东也是一个读书方面的大将,这是第3个故事。
第4个故事,徐复观是中国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写了11本书,在政治上也是陆军少将非常的厉害。
然后熊十力是中国很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那是徐复观的老师,曾经徐复观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来找熊之力请教。我最近读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读了后说这本书写的不好,被骂不会读,让重新去读。回去读过后,老师这本书写的太好了。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好?直接说根本还不会读书,回去再重新读。然后第三遍再来的时候,徐复观说老师这本书我认为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好,老师又把他骂回去重新去读。直到他第4次来的时候说,这本书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需要提升,然后谈自己的看法是什么?
一句话模型我并没有看过,但是我这么讲出来之后,别人感觉我有文化,罗胖也是这样的,你看他演讲,他会提到很多,比如说2021年,2020年到2021年跨年,他会读到2020年几乎所有新出版的书,我猜他是没有看过的,但是他会把里面的一段话他拿出来做他的影子,让别人感觉他特别有文化,这也是一种很善于利用时事时效性来进行包装的一种阅读方法。
接下来你也要去读列几本书,这几本书你要去看,在网上去搜,它关键的内容是什么?比如说《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很火,成甲讲《好好学习》也好,讲其他也好,多元实验模型都是从穷查理宝典上来的,所以大家要去读,然后大家你要知道大约这些书讲的什么内容,你比如说《人类简史》当中讲了一个段,我一出来之后很多人就感觉很有文化,在很久之前我们人类是逐水草而居的,那个时候我们走到哪里在哪里居住,但是当我们人类发现小麦的时候,我们就从此以后固定在了土地的旁边,我们有了我们的小麦,其实我们是被小麦被农作物驯服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一个历史的这个视角就非常好玩,这个是来自《人类简史》怎么样又讲了一个段,别人就感觉你就很有文化。
你看之前跟大家讲的这句话,阿尔贝·加缪的“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这句话大家感觉很有味道。
社区运营
疫情期间我搜索了社群运营,这样的一个招聘信息,社区运营的基本岗位是8000到2万,甚至前年的30万到50万都有。而且当时有的老师学完社区运营,在内部社区当中招助理年薪30万没有招到,让别人推荐也没有推荐到。
当时海明教练看到高薪招聘的岗位,他不懂却在想,我跟其他人做的不一样是什么?
第一我搜索市面上有哪些机构在教社区运营的东西?第二他们教的怎么样?研究我发现很多教社区运营的这些机构,根本教不出来实操的人才,所以与其等待不如自己来做,于是我就成立了一个社区运营学院,在这里面辅导了很多学社区运营,,结果其中一年可以通过服务业做二三十万的有好几个,特别是我的几个小助理,然后还有通过社群运营,增加百万营收的。
你看大家常人是看到信息,认为跟自己没有关系,但高手是躬身入局,做布局高手,做了一个布局的操盘手。
所以我们要有高手的视角和思维,就像我做财商学院也是一样,跟我们几个导师出去学习,当时有导师认为我们应该跟机构合作,给他送人,我说如果我们要去做,我们一定要主动性,所以我们自己来成立一个财商学院,我们从想做到落地开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这件事情干起来了,这就是咱们变现学院的一种文化和气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