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212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你遇到六个人,你试着和每个人平均合作一年,你要花六年的时间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股东。
本文首发于琴行经营报
文 | 林治江
《琴行经营报》总编
琴行商学院金牌导师
请问市场上,一位股东要卖多少钱一斤?
我想价格应该很贵。
这个商品永远奇缺,但想买的人要排到长安街了。一家琴行的经营需要的是三头六臂的人,招生、招聘、培训、销售乐器、客户管理、教学管理…如果能找到股东或者合伙人来助你一臂之力,谁不喜欢?
找一个合适的股东,看起来是一件不难的事。但很少有琴行老师认真看过一个大数据:
不认识的人之间能够成功合作,成为长久股东走到底的,在中国的比例是多少?
这是赢在中国调查的数字:
17.5%
这大概相当于1/6。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遇到六个人,你试着和每个人平均合作一年,你要花六年的时间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股东。
仔细看一下这个数字,盯住看十秒钟。
你会意识到这好像比找到老婆的几率,还要低一些。
当然,男女有别了。
都市的剩女,根据都市情感剧的体察,平均约会六次都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男生的情况就好多了,平均约为不到六次,就能找到自己的老婆——花花公子除外。
等等,你是说找股东,比找配偶更难?
难道不是吗?
看看琴行的最成功的股东组合,好像到处都是夫妻店。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找一个合适的股东有多难?
所为合适,就是长久合作下去。前面说了,找到一个股东比找到配偶更难;反过来要分手的话,可比配偶的分手容易多了——即便在,今天的离婚率高的吓人的情况下,依然如此。
总之就是一句话,找合适的股东,比登天还难。
那既然如此,还是有很多琴行在问关于股东的问题,而且股权问题一直是《琴行经营报》热搜榜的前三名。
这是为什么?
因为多数琴行不是在寻找股东的路上,就是在和股东分手的路上。
缘于股东产生的问题千奇百怪,但,归总起来其实就是两个大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人做股东。
2,怎么做好责权利的分配
在笔者经营企业十年的经历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当股东,开始扯皮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往往是第二种情况。
但深究其根子,80%的原因都是因为第一点:选择了不合适的股东,造成的。
很多时候你以为是方法问题、分配方式和切蛋糕的问题,但其实都不是,唯一的原因就是你人选错了。
那我们就来看看,最容易选错的人包括哪几种呢?
你很容易选择但其实会出问题的人
1:能够提供上层“资源”的人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
比如他本身就是学校的校长,或者幼儿园的园长,或者教育局里面的什么人。简直就是威风八面,起居八座,你要什么资源都给你招呼得来的那种。
与他们合作,输球的方式都有设定的故事情节:
赢了上半场,在输掉下半场。
笔者认识一个洗浴中心的老板,因为行业的特殊性,不得不跟一个官员合作,请进来做股东,对方占20%。
头两年的经营还是正常的,过不久,这个官员调走了。
但股份不肯退。这位老板也不敢让他退。可认识了个新码头,人家也需要他提供股份,这下子怎么办呢?
原股东知道了,利用自己的各种关系施加压力,最后这家洗浴中心不得不关门大吉。
很多琴行BOSS不知道的是:公司的股权在股东之间分配是流动的。要根据大家工作职责、能力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
这种上层类的股东,他能提供的资源,大小是有限的固定不动的,甚至是未来不需要的。
一旦企业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时,矛盾就产生了,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分家。
当然,中国式的分家都不是和平分手了,这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2:能够提供硬件资源的人
我听到的故事,是有人出场地,想提供自己的“场地入股”。
可爱的琴行老师居然也同意了!
结果如何呢?可想而知了,场地能够提供的价值也是恒定的。
但公司是要越做越大的,如果他提供场地,一个月省1万的租金,目前的营业额是两百万,他占20%也还合理。
如果琴行做到一千万了呢?他那块不大的场地,还能够占20%的股份吗?
你要说做到1000万多难啊,但问题不是在做到1000万才发生的,而是从300万开始就萌芽了。
最后你要么一直退让,要么你一起爆发,两者必然有一个要发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开始厮打扯头发,悲催的有在正在学习的孩子面前表演全武行的。
3:选我认识的朋友
选股东和选员工不一样。
得找知根知底的人。
有人说那是我的朋友啊。我很了解他的。
那就得看是以什么样的朋友。
以及
你到底有多了解他?
那些穿开裆裤一起长大,一起上树扒过鸟窝的,也不一定见得就能合作。
说到了解,我可以这么说。
最了解你的是你爸妈。
你最了解的是你配偶。
要认识陌生人,得有另外一个套路了,我给你两个标准,要么见过钱,要么见过血。
格局人品,才是最重要的。
4:选择有干劲的员工
我在商学院上讲了两次琴行的股权操作课程之后。
不少老师开始关注自己的得力员工、得力干将,希望能培养成股东。
我倍感欣慰。
但是别急,我随后忽然发现大多数琴行选择股东的标准是:比较努力的员工。
我问他:你觉得这人能力够吗?
老师给我回复的原话是:够的,因为他确实可以独当一面啊!
我问他,那你这个岗位总共有几个人?
答:1个。
我至少给两个其他老师发出过信息,说的都是同一句话:
同学,你上课到底有没有记笔记?
我在课堂上详细讲述了一个琴行员工做到股东的进阶之路。
这是一步一步有一个过程的。一个做事比较有干劲,工作比较努力,成绩比较突出的员工,离成为股东还有很长的距离。事业为大,有时候选择股东比选择另一半还要慎重。
如果你冒进,迎接你的将是无尽的麻烦。这种麻烦和处理员工关系不同。股东一般属于管理层,一旦开撕地动山摇,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因为我们见到太多的案例:公司的市场没问题,员工没问题,干部也没问题,经营思路也没问题,仅仅是因为股东矛盾,整个企业命悬一线。
要知道,很多大公司都是花钱请专业的股权设计公司来设计股权,这件事的严肃性、严重性就可见一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