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中华艺术宫好多次了,除了很久很久以前,世博会举办时仔细观赏过一次,但的确没有时间仔细拜读上面的介绍,趁周五有空,好好拜读一番吧!
从“清明上河图”展馆连接下一层展厅,是长长的走廊,走廊里贴墙上的即是常设展:“与艺术同行一中华艺术宫美术教育展”。
展览从馆藏作品中精心挑选出诸多耳熟能详的名作,以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进行界分。虽都是复制品,但介绍详细,也算是对尔等门外汉的一种普及。
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一般指使用毛笔,国画颜料和墨在宣纸,绢上的绘画。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为工笔和写意。







油画:在十五世纪由荷兰人扬凡艾克发明使用的,油画的前身是十五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由于蛋彩画操作繁琐,很快就被油画所取代。
油画颜料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干后不易变色,所以能长期保持光泽,且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油画颜料的透明性和遮盖力,使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
油画起源于宗教服务,是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









雕塑,即雕刻与塑造,是用各种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等)或可塑可造的(如粘土等)材料,创造出的具有三维空间形象的造型艺术。
雕塑作品往往放置于户外空间,供人观赏与触摸,因而它又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艺术形式。
按照空间属性的不同,雕塑通常可以分为圆雕、浮雕或透雕等不同类型,其中尤以圆雕和浮雕最为常见。
在世界范围内,雕塑也因循看不同地区文明模式的差异而产生出丰富的样式。虽然造型各异,材质有别,但都是各个时代、思想、感情与审美的结晶。



版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印刷术的发朋,把人类文朋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来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是用刀或化学药品在木版、石版或铜板等版面上刻画或腐蚀后印出的复制画。版画按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瓷版画、丝网版画等等。

















摄影: 一词源于希腊语 (光线)和 (绘画、绘图),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从而产生影像的过程。
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人们不断尝试以不同的观点对摄影作品和摄影流派进行分类。
比如以题材来分,有肖像摄影、静物摄影、风光摄影、运动摄影等;以作品功能来分,有新闻摄影、文献摄影、商业摄影等;还有按照拍摄目的来分,有纪实摄影、艺术摄影、实验摄影、观念摄影等。然而,不管如何分类,摄影已成为一种人们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连环画:“小人书”是北方人的叫法,浙江称为“菩萨书”,汉口称为“讶讶书”,两广及南洋称为“公仔书”,在上海称为“图画书”。
一直到了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西游记》时,连环画的名字才出现在大众面前。
连环画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考古者在河南洛阳“烧沟”61号汉墓中有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这个由连续的几幅画面组成的壁画,是目前为止我们可看到的最早的一组“连环画”。
南北朝和唐代以后,莫高窟壁画上的佛教故事和本生故事都是用连续性的绘画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我们还是可以辨识这个“九色鹿本生”连环壁画。
直至元明时期这种连续性绘画就比较流行了,比如《新刊全相注释西厢记》,共有一百多页,每页都有插图,图画边上甚至还标有文字。













以上文字都为展览介绍,其中连环画最为详尽,因为我最喜欢。我把展览文字稍做剪辑,方便自己将来学习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