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闭包的应用

闭包的应用

作者: 锋享前端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15:20 被阅读0次

闭包的应用(继续昨天)

for..of循环的底层实现 - 迭代器(Iterator)

​ 某个对象或者该对象的原型链上有Symbol.iterator属性,我们认为这个对象是可以进行迭代的。能够使用for..of遍历的对象,都实现了Symbol.iterator对应的这个迭代接口。

什么是迭代器?(这里扩展一下迭代器,迭代器底层就是用闭包写的,而for..of循环的底层实现就是迭代器)

  1. 迭代器是一个对象
  2. 迭代器提供一个方法next() 这个方法总是能够返回迭代到的对象。
  3. next返回的对象中,至少有两个属性:done 是一个boolean值(表示数据是否迭代完)。 value:具体的数据(迭代到的具体数据)

迭代器只是带有特殊接口(方法)的对象。所有迭代器对象都带有 next() 方法并返回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结果对象。这些属性分别是 value 和 done,前者代表下一个位置的值,后者在没有更多值可供迭代的时候为 true 。迭代器带有一个内部指针,来指向集合中某个值的位置。当 next() 方法调用后,指针下一位置的值会被返回。

若你在末尾的值被返回之后继续调用 next(),那么返回的 done 属性值为 true,value 的值则由迭代器设定。该值并不属于数据集,而是专门为数据关联的附加信息,如若该信息并未指定则返回 undefined 。迭代器返回的值和函数返回值有些类似,因为两者都是返回给调用者信息的最终手段。

具有迭代器接口的结构有哪些:

var str = new String("abcd");
var obj = {name : "小雪", age : 18};
var arr = ["aa", "bb", "cc"];
var set = new Set(arr);
var map = new Map([['name', "小黑"], ['age', 18]]);

/*** 字符串 ***/
console.log(str[Symbol.iterator]); //是一个函数

var iteratorStr = str[Symbol.iterator]();
console.log(iteratorStr.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next());

var iteratorStr2 = str[Symbol.iterator]();
console.log(iteratorStr2.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2.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2.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2.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2.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2.next());

/*** 自定义对象不具备迭代器接口 ***/

/** 数组 **/
var iteratorArr = arr[Symbol.iterator]();
console.log(iteratorArr.next());
console.log(iteratorArr.next());
console.log(iteratorArr.next());
console.log(iteratorArr.next());

/** set **/
var iteratorSet = set[Symbol.iterator]();
console.log(iteratorSet.next());
console.log(iteratorSet.next());
console.log(iteratorSet.next());
console.log(iteratorSet.next());

/** map **/
var iteratorMap = map[Symbol.iterator]();
console.log(iteratorMap.next());
console.log(iteratorMap.next());
console.log(iteratorMap.next());
console.log(iteratorMap.next());

迭代器和for..of有什么关系呢?

//重写一下字符串Symbol.iterator 接口
String.prototype[Symbol.iterator] = function () {
  console.log("===========");
  //索引
  var idx = 0;
  var _this = this;
  return {
    next : function () {
      return {
        value : _this[idx++],
        done : idx - 1 < _this.length ? false : true
      }
    }
  }
}

//使用重写后的接口    
var iteratorStr3 = str[Symbol.iterator]();
console.log(iteratorStr3.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3.next().value);
console.log(iteratorStr3.next().value);
console.log(iteratorStr3.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3.next());

var iteratorStr4 = str[Symbol.iterator]();
console.log(iteratorStr4.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4.next());
console.log(iteratorStr4.next());

//编写的同时使用for..of来遍历 字符串   
for (var chr of str) {
  console.log(chr);
}

经过以上观察,迭代器的实现直接影响for..of的使用。所以for..of循环的底层实现就是迭代器的实现。

属性访问器

引言

​ 在Java或某些语言中,属性的访问权限是可以通过某些关键字进行设置。例如java中可以使用public(公有的:任何位置都能访问到这个属性)、protected(受保护的:只能在当前类和当前子类以及后代类中能访问到该属性)、private(私有的:只能在本类中访问这个属性)、以及默认不用任何修饰符(在本类以及本包中可以访问)这4个权限控制

​ 一般来说一个类是以“私有属性,公开方法,不用默认“为设计原则。

考虑到某些属性的安全性,我们一般会把属性设置为私有的(private),这样的好处是不让外界直接来操作这个属性,我们如果想给外界访问,我们可以通过编写set、get公有方法(就是一会儿要说的JS属性访问器)来间接的设置、访问该私有属性。而且这样设计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我们有一个Person类,我们给它设置一个属性name,但是我们希望在取名字的时候,不是只显示名字,而是把名字按我们的要求输出,比如”我的名字叫XXX”

public class Person {  
  //私有属性:外界无法直接访问到
    private String name;  
  
    //公有方法获取很灵活,可以加入我们想要加入的内容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我的名字叫" + name;  
    }  
  
    //公有方法设值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言归正传

​ 在JS中也有类似的概念,我们叫做访问器,先看个代码。

var data = {
    name: "小雪",
    getName: function() {
        return this.name;
    },
    setName: function(name) {
        this.name = name;
    }
};

​ 其实,针对上述的代码,更加严格一点的话,不允许直接访问 data.name 属性,所有对 data.name 的读写都必须通过 data.getName()data.setName() 方法。所以,想象一下,一旦某个属性不允许对其进行直接读写,而必须是通过访问器进行读写时,那么我当然通过重写属性的访问器方法来做一些额外的情,比如属性值变更监控。使用属性访问器来做数据双向绑定的原理就是在此。这种方法当然也有弊端,最突出的就是每添加一个属性监控,都必须为这个属性添加对应访问器方法,否则这个属性的变更就无法捕获。

隆重登场

​ ES5中提供了一种叫做属性访问器 Object.defineProperty的方法,供了一种直接的方式来定义对象属性或者修改已有对象属性。其方法原型如下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prop, descriptor);
  • obj ,待修改的对象
  • prop ,带修改的属性名称
  • descriptor ,待修改属性的相关描述

其中descriptor要求传入一个对象,其默认值如下

/**
 * @{param} descriptor
 */
{
    configurable: false,
    enumerable: false,
    writable: false,
    value: undefined,
    set: undefined,
    get: undefined
}
  1. configurable ,属性是否可配置。可配置的含义包括:是否可以删除属性( delete ),是否可以修改属性的 writableenumerableconfigurable 属性。
  2. enumerable ,属性是否可枚举。可枚举的含义包括:是否可以通过 for...in 遍历到,是否可以通过 Object.keys() 方法获取属性名称。
  3. writable ,属性是否可重写。可重写的含义包括:是否可以对属性进行重新赋值。
  4. value ,属性的默认值。
  5. set ,属性的重写器(暂且这么叫)。一旦属性被重新赋值,此方法被自动调用。
  6. get ,属性的读取器(暂且这么叫)。一旦属性被访问读取,此方法被自动调用。
var obj = {
  name : '小雪'
};

//使用属性访问器来定义对象的属性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userName', {
  value : '小雨', //设定初始值,默认undefined
  writable : true, //属性是否是读写,默认false只读
  enumerable : true, //属性是否可以遍历,默认false不可以
});

//修改正常定义的属性值
obj.name = '小小雪';
//修改通过属性访问器来定义的属性
obj.userName = '小小雨';

//通过打印看到默认情况下userName是不能被修改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只读)
console.log(obj);

for (var prop in obj) {
  //默认情况下这里只能遍历出来正常的属性,通过属性访问器设定的属性在默认情况下是不会被遍历出来的,如果把enumerable设置为true,就可以遍历出来
  console.log(prop);
}

​ 正常情况下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使用都是比较简单的。

​ 不过还是有一点需要额外注意一下,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设置属性时,属性不能同时声明访问器属性( setget )和 writable 或者 value 属性。 意思就是,某个属性设置了 writable 或者 value 属性,那么这个属性就不能声明 getset 了,反之亦然。

因为 Object.defineProperty() 在声明一个属性时,不允许同一个属性出现两种以上存取访问控制。

var obj =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name', {
  value : '小雪',
  set : function (newName) {
    
  },
  get : function () {
    
  }
});

​ 上面的代码看起来貌似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真正执行时会报错,因为这里的 name 属性同时声明了 value 特性和 setget 特性,这两者提供了两种对 name 属性的读写控制。这里如果不声明 value 特性,而是声明 writable 特性,结果也是一样的,同样会报错。

​ 接下来我们详细的看下setget的使用。

var obj2 = {
  name : '小雪'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2, 'userName', {
  // value : '小鱼人',  和set、get一起设置会报错
  set : function (newUserName) {
    // obj2.name = newUserName;
    //注意这里不要写obj2.userName = xxx,否则会死循环,因为每次调用obj2.userName赋值的时候都会调到这个方法里
    console.log("==== set ====");
  },
  get : function () {
    //注意这里不要写obj2.userName, 否则会死循环,因为每次调用obj2.userName获取值的时候都会调到这个方法里
    console.log("==== get ====");
  }
});

obj2.userName = '小雨'; //会调用到set方法中

obj2.userName; //会调用到get方法中

console.log(obj2);

​ 好,我们来看下属性访问器的几个使用场景。

属性访问器使用场景

场景1

咱们课上讲过ES6的一个集合叫做Map,现在让你自定义一个Map的构造函数,来实现和Map一样的功能

function MyMap () {
  //因为我们知道Map的原型方法有set、get、has、delete等方法,以及一个查看Map中键值对个数的size属性(这个属性是只读的),那我们想实现这个功能,我们需要设定一个size属性,但我们知道这样设置size属性后,size的值是可以被修改的,而且我们需要每次在set新增、delete删除等操作中去更新size。不仅不合理,而且代码量大
  //this.size = 0;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属性访问器来搞定这个问题
  var self = this;
  Object.defineProperty(self, 'size', {
    //当调用当前对象的size属性的时候会调用到这里
    get : function () {
      //计数
      var num = 0;
      for (var tempProp in self) {
        //当只有是自己的属性的时候才记录个数,为了排除set、get、has、delete等原型属性
        if (self.hasOwnProperty(tempProp)) {
          num++;    
        }
        // console.log(tempProp);
      }
      return num;
    }
  });
}

//增、修
MyMap.prototype.set = function (key, value) {
  this[key] = value;
}

//获取
MyMap.prototype.get = function (key) {
  return this[key];
}

//判断
MyMap.prototype.has = function (key) {
  return this[key] ? true : false;
}

//删除
MyMap.prototype.delete = function (key) {
  delete this[key];
}

var map = new MyMap();

map.set('name', '小雪');
map.set('age', 18);

map.set('name', '小雨'); // 相当于修改
map.set('sex', '男');

map.size = 100; //这里修改是不生效的,也不会报错。
console.log(map.size); //成功获取键值对的个数

场景2

利用属性访问器可以解决一些兼容问题,例如我们在学习CSS3的时候,变形、动画等需要写兼容模式

var myDiv = document.querySelector('div');
//这样就可以解决兼容性的问题
Object.defineProperty(myDiv, 'transform', {
  set : function (transformValue) {
    console.log("-----");
    myDiv.style.transform = transformValue;
    myDiv.style.webkitTransform = transformValue;
    myDiv.style.MozTransform = transformValue;
    myDiv.style.msTransform = transformValue;
  }
});

myDiv.onclick = function () {
  //正常我们想要做兼容,需要这么写,例如修改CSS3变形相关属性
  // this.style.transform = 'translateX(100px)';
  // this.style.webkitTransform = 'translateX(100px)';
  // this.style.MozTransform = 'translateX(100px)';
  // this.style.msTransform = 'translateX(100px)';
  //现在只需要这样一句话就可以解决兼容性问题,这里暂时只能设置这个div,将来我们可以在利用一个函数把属性访问器封装一下就通用啦
  this.transform = 'translateX(100px)';
}

场景3

利用属性访问器可以进行数据的一些列的批量设置

function Person () {
  this.dog = { dogName : ''};
  this.cat = { catName : ''};
  this.mouse = { mouseName : '' };

  var self = this;
  //统一设置宠物的名字
  Object.defineProperty(self, 'petName', {
    //参数是要设置的宠物名字
    set : function (newPetName) {
      self.dog.dogName = "🐶🐶:" + newPetName;
      self.cat.catName = "🐱🐱:" + newPetName;
      self.mouse.mouseName = "🐭🐭:" + newPetName;
    },
    get : function () {
      //还可以批量返回
      return [self.dog.dogName, self.cat.catName, self.mouse.mouseName];
    }
  });
}

//需求统一设置人的宠物的名字格式为 动物类型 + 名字,例如 狗:妞妞、猫:妞妞、老鼠:妞妞
var person = new Person();
//之前我们只能这样设置,很麻烦
// person.dog.dogName = '🐶🐶:' + '妞妞';
// person.cat.catName = '🐱🐱:' + '妞妞';
// person.mouse.mouseName = '🐭🐭:' + '妞妞';

//只需要设置petName就可以达到批量设置的效果
person.petName = '妞妞';
//批量获取
console.log(person.petName);
console.log(person);

终极场景

​ 最屌的场景,双向数据绑定。前端的 双向数据绑定 。简单的来说,就是框架的控制器层(这里的控制器层是一个泛指,可以理解为控制view行为和联系model层的中间件)和UI展示层(view层)建立一个双向的数据通道。当这两层中的任何一方发生变化时,另一层将会立即(或者看起来是 立即)自动作出相应的变化。

一般来说要实现这种双向数据绑定关系(控制器层与展示层的关联过程),在前端目前会有三种方式,

  1. 脏检查, AngularJS等重量级框架:缺点是如果达到一定数据量级遍历轮询watcher是非常消耗性能的
  2. 观察机制, ES7的Object.observe():这种方式很完美,但支持度不够
  3. 封装属性访问器,很多轻量级框架都采用这种方式实现的双向数据绑定,例如我们学习的vue.js

接下里看下实现代码,p.s. 使用到监听者设计模式来做最好,不过咱们为了简单演示下原理,就不用设计模式来做了。

var myInput = document.querySelector('#name_input');
var myInput2 = document.querySelector('#name_input2');
//数据模型
var userInfo = {};
//实现改变name_input2
Object.defineProperty(userInfo, 'userName', {
  set : function (val) {
    //设值userName属性,改变myInput2的value
    myInput2.value = val;
  },
  get : function () {
    return myInput2.value;
  }
});

//实现改变name_input
Object.defineProperty(userInfo, 'userName2', {
  set : function (val) {
    //设值userName2属性,改变myInput的value
    myInput.value = val;
  },
  get : function () {
    return myInput.value;
  }
});

myInput.oninput = function () {
  userInfo.userName = this.value;
}

myInput2.oninput = function () {
  userInfo.userName2 = this.value;
}

相关文章

  • 闭包(closure)

    ● 闭包基础 ● 闭包作用 ● 闭包经典例子 ● 闭包应用 ● 闭包缺点 ● 参考资料 1、闭包基础 作用域和作...

  • 闭包1(基础)

    (什么是闭包?闭包的作用?闭包的缺陷?) (闭包的几种可能的应用场景) (闭包与内存泄漏,有关闭包的面试题) 推荐...

  • 闭包与setTimeout

    闭包 闭包的作用: 闭包的本质是一个函数闭包可以访问函数内部变量闭包的存在会使内部变量保留在内存中闭包的应用: 模...

  • 「JS」闭包

    闭包闭包的应用保存变量现场封装 闭包 闭包有函数和与其相关的引用环境的组合而成 闭包允许函数访问其引用环境中的变量...

  • python之闭包

    1、什么是闭包? 2、闭包有什么用? 3、闭包的应用场景? 今天带着以上三个问题来学习闭包。 首先说明:闭包,并不...

  • JS-闭包

    一、闭包简介1、函数内部的函数可以生成闭包2、闭包的应用:需要多个内部变量值3、闭包弊端闭包:会倒致函数运行结束后...

  • 执行环境 & 作用域 & 闭包

    执行环境 & 作用域 & 闭包 执行环境 , 作用域 , 闭包 , 闭包应用 执行环境 执行环境定义了 当前环境的...

  • JavaScript - 闭包

    理解 关于闭包 答案: 用arguments.callee和闭包实现的函数封装 应用 利用闭包实现自动递增计数

  • 闭包应用

    闭包存循环的索引值 闭包做私有变量计数器 闭包做选项卡

  • 面试题 闭包 继承 原型

    闭包 什么是闭包?闭包的作用?闭包的应用?答: 函数执行,形成私有的执行上下文,使内部私有变量不受外界干扰,起到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闭包的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ve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