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故事
03年,当我还是一位头发浓密,英俊潇洒的小鲜肉的时候(不许起哄),我以为世界最强软件公司是微软,微软就是软件世界的全部,然后在JAVA和C#(微软)之间,我选择了C#。
07年,我打开好多网站都弹出淘宝,我以为淘宝是一家骗子和流氓公司,然后习惯性屏蔽。
09年,我是一个牛逼的程序员,在一家软件公司中,程序员最牛逼,老板最傻逼。
13年,我看到比特币的新闻,我以为那是愚人节程序员界的玩笑,再后来就把它当成一个击鼓传花的骗局游戏,相关的信息左耳进,右耳出。
13年后,开始拥抱变化,代码接触微软外的世界(开源),甚至还自己创业,然后破产了。(以为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的失望了)跳出原来的轮回,是需要代价的。
微软之外的世界很大,软件衍生出来的互联网世界更大,很强,很大,真的很大。现在的淘宝,也很大,很大,很大...现在站在『傻逼』老板的视角,程序员只是这个大摊子里的一个节点而已,程序之外,还有好多的事情要解决。18年专门研究了一下比特币后发现:退一万步,即使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也有人能从中赚钱,即交易费(平台费),比如以太坊,而且合理合法,无风险。
缘起最近有一位网友,加了客服微信,刚好我值班。有了下边的对话。

不好意思,这里貌似有黑了博士的感觉,真不好意思,群里博士担待一下,虽然我是故意的:)这位同学开门见山要跟我辩论,要跟我讲道理。然后因为群规给他压迫感,进了大群又退了。
我的视角
这位同学搞错的三件事情:1、混淆了『知』和『行』。比如学英语,不是去研究语法构造,而是第一件事情,是先『说』!英语最重要的是说,是练,是『行』,而不是『知』。同样的,社交是『行』,跟我辩论终身社交对不对,能提升任何的社交能力不?先走出房门再说吧。我们社群是线下真实社交,不是交网友。
2、这是社交群,不是辩论群,虽然我们也有辩论活动。为什么做线下活动,就是线下四个小时的信息量和高效性远远大于线上你一句我一句。拿手机来跟我码字辩论?你考虑过一位数学系毕业程序员高效强迫癌晚期心理阴影面积不?
3、『终身社交』这个词里边,是否包含『陌生人』三个字?
我的分析
我自己是INTJ,对于I来说,就是容易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特别对于NT这种擅长逻辑思维的人来说,更容易用逻辑看世界,而不是靠自己的脚步。虽然从哲学角度来说,真理是看不见的,是要靠逻辑推演知道的。但哲学,探索的是形而上的抽象思想,并非形而下的具象生活。使用逻辑来生活,这是没有人性的生活方式。
再则,哪怕是逻辑思维,也得需要逻辑支点是正确的。对于一个从来没见过太阳的先天性瞎子来说,你跟他去讨论在太阳之上构建的逻辑推演,就是错的。
太阳两个字,无法向一个先天瞎子诠释太阳的全部。同样的,我也无法向一个没体验过我们活动的人,仅凭『终身社交』几个字就去诠释全部,这里『终身社交』的作用,仅是一个标签,一个logo而已。
开篇的故事,就是我自己曾经,喜欢拿自己的视角原地不动地去Judge这个世界,而且是纯逻辑的推演。直到掉坑里,摔到痛到骨子里,才开始反省:是不是我错了?然后开始拥抱这个世界的变化。
人的智慧开启,从认识到自己是错的开始
17年,我怕自己想得太多阻挡了自己的脚步,豆瓣发了招募圆桌活动的帖,然后约了见面的地点(地铁口)然后不作周密计划(真的很反程序员强迫症)。后来正常约见,中间找场地还换了两个地方,见到的人都很Nice,很有趣。没有抠脚大汉,没有骗子,除了不在一家公司,不在一所大学,其它跟你见过的同事、同学,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以上的例子也仅仅是站在直观的角度,通过一些不同的视角,看到不同的东西,来反思自己以为的,不一定真的是自己以为的。
由于本篇,主要写给想得多,做得少的人,擅长思考,逻辑思维的人,所以再啰嗦几句,上升到哲学视角,怕烧脑的同学,下边就不用看了:从本体论上看世界,就是佛陀看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空的。从认识论的角度,你以为香的,有色的东西,客观世界是没有的,都是DNA给你打上的先天设定,用来分辨什么东西对自己有好处,什么东西对自己有危险的。
你从一出生看这个世界都是先天性带着偏见的,你敢说自己不是错的?
--刘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