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
〔黎巴嫩〕纪伯伦 李唯忠 译
人听不懂枝头小鸟说的是什么,也听不懂鹅卵石上轻轻流淌的泉水叮咚声和缓缓推向岸边的阵阵涛声。人不解雨水不住地滴落在树叶上讲述的故事,不懂其用轻柔的指尖敲击玻璃窗时讲述的故事。人也不懂微风对田野上花朵诉说的是何种情愫。不过人能理解所有这些声音的意义,因此,人才时而高兴为之震颤,时而忧愁为之悸动。
一些声音用一种隐幽的语言呼唤他,智慧将之置于人的天性面前。于是,心同自然频频交流,而他自己却默默无言,犹豫惶惑,伫立一旁。
或许眼泪替代了人的语言,因为眼泪是语言最好的传递者。
(杨子江摘自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短章:纪伯伦经典散文选》一书)
偷电人
〔匈牙利〕马洛伊·山多尔 舒荪乐 译
我认识一些人,他们的学识让我惊讶,他们的思想让我叹服,与他们在一起时仿佛时间也过得特别快。我还认识另一些人,他们也许不是特别聪明或学识渊博,也不会语出惊人,但与他们交往后,分别时会觉得好像得到了些什么。
这样看来,这些人拥有的不仅是学问和思想,也是一种电流,以丰富的内涵向四周辐射个人魅力。也有些人缺乏电流,他们从周围吸收能量。他们就像是偷电的人,用电缆从邻居家的房子往自己家或工厂偷电,从而使自己家更明亮,自家的工厂效率更高。这样的人容易使人疲劳。他们永远夸夸其谈。最后,你这个听众,只能惭愧而筋疲力尽地离他而去。要避开这样的人。
(宋四铭摘自译林出版社《草叶集》一书)
成事的误区
冯唐
没有天赋,想再多也没用,天花板在那儿呢。但没有天赋,不意味着没有成果,有一个好习惯,坚持下去,就会见效。
曾国藩在书法上没有天赋,却是下了功夫的。“朝朝摹写,久不间断”,写出一手不难看的字,自娱自乐兼娱人,也能应酬。给寺庙题个匾额,给同僚写副对联,可以陈设,够美观,不丢分。
至于传承有序的曾国藩书法为什么能卖那么高的价格,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字因人传,买的人能从曾国藩亲手书写的笔触和文字里汲取精神力量,书法本身的美就退居第二位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能够顶到自己的天花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要成事的人需要注意的另一个误区是:过分贬低天赋的作用,认为自己既然修炼了成事的能力,那么什么事儿都能成。这时要有敬畏——天赋还是很重要的。
如何判断是否在某个方面有天赋?
一、你偷偷摸摸想去做,“虽千万人,吾往矣”,别人怎么拦着不让你做都没有用。
二、你做的时候有快感,做完之后有满足感。
三、你做出来的东西有自己的风格,有相当多的人愿意掏腰包去买。
(许亚军摘自天津人民出版社《成事》一书)
了意
林清玄
“见性一转三千卷,了意一刻百部经。”
一切的经典都没有见性了意来得重要,但是见性了意的人必须有实践才算完满,光是见性了意,就会偏离人间。因此,知法一丈,不如说法一尺;说法一尺,不如行道一寸。
(若 子摘自作家出版社《拈花菩提》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