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顽固,值得尊重
1
最新一期的奇葩说,题目是“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
正方23票胜出。
李诞中途“叛变”,改为支持红方。
他的理由是:在场的红色票数,即坚持在孩子高考后再离婚的这一方,从来没有低于过46票。所以他被触动了。
的确,这一场三轮看下来,反方拉票异常艰难。
一半父母,一半年轻人。这场辩论,其实是年轻人在尝试说服父母们,多爱自己一点。但肖骁他们失败了。
他们的发言也很精彩,但叔叔阿姨才不听你们这些年轻娃娃的呢。
马东问,父母们在听了所有辩手的陈述之后,有改变想法的吗?只有三位叔叔阿姨举了手。
我感动于在场父母的坚定,也感慨于父母们的苦心。
在这场辩论里,我本该站在年轻人的立场,对不够爱自己的父母煞费苦心地劝说,为明明很精彩的肖骁队感到惋惜。
但我觉得,正方赢得对。
原因是突然觉得,作为年轻人,我好像不必如此气盛。而父母的顽固,值得尊重。
2
李诞改变观点,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因为我以为他一直是当代一大批年轻人的代表:
我丧我的,我躺我的;我追求自由,我不被束缚;我应该是自我的,我应该是不羁的。
可是他改变了立场。
他怂怂地说,好像站在反方,就显得有些不孝顺。
虽然他平时嬉皮笑脸,看似对什么都浑不在意,但其实是个挺柔软的人。
我年轻,我自由;我开心大于责任,我个人大于家庭。
但这些不意味着我放弃了责任,也不意味着我轻视家庭。
这道辩题当然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
生活中的辩题也无法得出确切的答案。
但年轻的我们,好像,也许,其实,很多时候并不能冷静下来看待父母的“付出”,或者说“牺牲”。
我们会像肖骁一样痛心,请你们做自己吧,别再委屈求全。
我们会像庞颖一样劝说,如果我们足够成熟,那请你们放心地追逐自我。
我们会像詹青云一样无奈,和你们的交流,怎么总是这么难呢。
这背后固然有对父母的心疼,但是否也暴露了我们的自私?
真相难道不是,我们不愿意有这么大的负担——我们爱的人为了我们,失去了一部分自我。
在场的叔叔阿姨难道不爱自己吗?显然也不是。
他们对肖骁队的每一位辩手报以慈祥甚至认同的微笑,但要让他们改变想法,换个键摁,没门。
你说,我听着。但是我就不改。
所以肖骁急了。
这是一场观众赛,有一半的投票者是我们的父母啊。肖骁站在年轻人的立场,告诉父母:我们不怕!
可是父母会听吗?
他们只会笑着想,你说得对。但我不可能因为自己的缘故,作出可能对子女有一丁点伤害的选择。
3
蔡康永说,奇葩说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创造新的价值。产生新的价值和观念,才能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这当然无可非议。这个社会需要进步,这个时代需要创新。
年轻人追逐自我和新潮。对于快速发展的观念和科技,我们总是接纳得非常快。
问题是,我们很容易把新观念当做武器,试图去武装父母的思想。
在这道题里,很多年轻人试图用“追求自我比为儿女委屈求全更重要”来说服父母:
即使可能伤害到我们,影响高考成绩,但是也请多为自己着想,该离就离,不要拖沓。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父母太顽固了。
哪怕是一些对新思想接受度很高的父母,比如我妈,在面对这一道辩题时,都会作出更为传统——即在我看来更委屈自己的选择。而且劝说无用。
这种顽固其实让人无奈又感动。
4
很多人感慨,中国的父母何时能洒脱一点,自在一点。但这是需要时间的。
或许再过二十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为人父母,教育理念也就随之转变。
我们的下一代或许不再需要苦口婆心地劝我们多关注自己,而更可能抱怨我们过于自由,甚至都不怎么管他们。
但现在,父母们渐渐老去了。而我们,有了更多的经历,有了更灵便的口舌,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去和他们“谈判”,把自己的新观念塞给他们。
但是我想了想,自己实在不必如此强势。
作为享受着父母爱的年轻人,不妨也像李诞一样,暂时倒戈。
难道父母不想一边负责一边开心吗?
问题是,如果现实中他们已经选择了负责,我们就不必再逼他们放下责任,让他们更不开心了吧。
“在没有什么对错的问题上,听爹妈的,没错。”
(原文发布于“哎哟喂栗子啊”公众号)
某栗的其他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