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薛觉先、马师曾:一场粤剧,一段岭南生活

薛觉先、马师曾:一场粤剧,一段岭南生活

作者: 拾遗小栈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14:35 被阅读0次

粤剧

又称大戏、广东大戏

源自南戏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岭南文化的声色瑰宝,两广之地的表演艺术。当熟悉又陌生的粤语唱词在耳边响起,一番热烈的南粤生活景象便浮现在眼前。

粤剧扮相

明时,优雅的昆曲唱腔走进广州,形成了广受欢迎的“外江班”。而广东“本地班”借其唱法,融合本地的精湛武戏与民生内涵,更为大众喜爱。

本地班从乾隆年间就在设施齐全、穿河走港的“红船”上演,人气火爆,渐成主流。从此,他们不再照搬“外江班”的技法,而是变假嗓为平喉真声,改官话为白话,开创了粤剧的一片新天地。

粤剧《六月雪》剧照 粤剧《六月雪》剧照 粤剧《六月雪》剧照 粤剧《六月雪》剧照

粤剧的唱法兼收并蓄,既有北方流行的梆子、二黄,又有本地的南音、粤讴。体例则有以情感组合的板腔体、以曲牌规制的曲牌体,以及民间木鱼、龙舟等唱法形成的歌谣体。

他的伴奏亦因时而变,从当地民乐二弦、高胡、广镲之类,到西洋管弦种种,皆有用武之地,中西合璧,雅俗共赏。

《唐官香梦》剧照

粤剧的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的戏班建制,令武生、文武生、正印花旦、小生、第二花旦、丑生六门成为粤剧的六大行当。本地特色的“拉山”“云手”遇上了融合少林功夫的南派武技,使其表演风格也极具张力。

清末之时,广州西关的“八和会馆”是近代粤剧艺人之行会,为广州四大会馆之一。其所在的恩宁路如今也称为“粤剧之街”,保留了一代代粤剧人的生命与心血。战乱中随着弟子的离散,粤剧艺术也被远播世界各地。

八和会馆

著名的粤剧大家邝新华为八和会馆的创始人之一。他创“恋檀腔”、带头灌录唱片、培养粤剧新人,为粤剧艺术的保护和发扬尽心尽力,为粤剧史上重要一人。

二十世纪除了“一代宗师”薛觉先、丑生大师马师曾、“马形薛腔”桂名扬、“千面笑匠”廖侠怀、“小生王”白驹荣五人形成的五大流派,粤剧与影视的结合,也令更多的伶人成为了明星。

《关汉卿》剧照(红线女饰朱帘秀,马师曾饰关汉卿)

时至今日,随着两广人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粤剧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上演。在海外华人文化圈中,粤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华艺术的代表之一,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相关文章

  • 薛觉先、马师曾:一场粤剧,一段岭南生活

    粤剧 又称大戏、广东大戏 源自南戏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岭南文化的声色瑰宝,两广之地的表演艺术。当熟悉又陌...

  • 戏曲|马师曾

    马师曾(1900-1964),少年时代就具有古典文学的修养,17岁进戏馆学粤剧。此后,去新加坡、香港、澳门以及美国...

  • 粤剧《帝女花》:曾令哥哥张国荣为之倾心

    粤剧之声名隆于岭南,《帝女花》之声名隆于粤剧,而其之所以隆者,尽在一曲《香夭》。 数月之前,我偶然于网上听得《帝女...

  • 改革开放40年之小主在佛山

    佛山,历史名城,在先秦时期属南越。它毗邻广州,是粤剧发源地,也是岭南文化粤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岭南天地,大约就是一...

  • 南海十三郎:天才的陨落

    他出生于广东南海县,父亲是广东太史公江孔殷,自小在家中接受戏曲的熏陶,颇有天赋。粤剧名伶薛觉先发现了他的才能领他入...

  • 岭南赖觉

    《岭南赖觉》 火车隆隆门前过, 昨晚雨声无附和。 清凉微寒盖被子, 一夜好梦不忍破。

  • 离开剧台,粤剧竟美出新高度!

    我们的身边时常会有一些美丽的邂逅 就像牛奶遇上了红茶,焦糖遇上了布丁 …… 那么当粤剧遇上了岭南园林, 又该会怎样...

  • 薛觉先——中国戏剧之王者

    我在十来二十岁时喜欢的音乐是港台流行歌曲和帕瓦罗蒂演唱的意大利歌剧选曲,后来又觉得卡鲁索才是意大利...

  • 巫山一段云

    巫山一段云 新岁期开泰,而今盼世宁。 一场大疫动乾坤,刻骨到惊魂。 八苦红尘里,从头悟死生。 不名觉厉了痴嗔,薛定...

  • 巫山一段云

    巫山一段云 新岁期开泰,而今盼世宁。 一场大疫动乾坤,刻骨到惊魂。 八苦红尘里,从头悟死生。 不名觉厉了痴嗔,薛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薛觉先、马师曾:一场粤剧,一段岭南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rb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