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水调歌头-苏轼

宋|水调歌头-苏轼

作者: 岁聿其莫 | 来源:发表于2021-10-23 18:46 被阅读0次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去年我在东武的中秋夜,作了水调歌头寄给子由。今年子由便来与我相聚在彭门,朝夕相处百余日。过完中秋才离去,离别之际,他作一首和词。他在中秋夜所作和词过于悲伤,于是我再作一首,一是劝戒他不要早早辞官,二是安慰他,等我们年老,退休之时,便能一起闲居,和词。


    从这段序,可以看出当时的苏辙是对朝政心灰意冷的状态,他想早退了,而从他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不胜愁,依旧照离忧的诗句。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是写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苏辙怕与哥哥此次离别与王粲一样,生离别再也无法相见,所以萌生退意吧。

    而苏轼虽然郁郁不得志,心中却仍有希望,此时的他40岁,王安石第一次罢相,也许他以为自己还有机会,但是最可怕的正是王安石罢相之后,他的同党更为冷酷。

    所以说苏辙在从济南去朝廷陈述一番后,看清了未来的局势,过了一年便请外任职,而苏轼还是心怀希望的,他是天生乐观派。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中年难与亲友别,只有音乐可以减轻离愁别绪。谢安既出山用世,本想功成名就后退隐东山。不料抱病还京,未遂初志。入西州城(在今江宁县西)时,深以为憾。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划筹,要做百姓穿粗裘。返回故乡遵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第一段引用典故,谢安,他本来隐居会稽,踏上仕途时鬓发已开始染上秋霜,令人吃惊。再写人情的难堪:人到中年,与亲友相别时觉得难舍难分,于是借音乐来抒写离愁。而后突出他一向抱有的功成身退的心愿: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语气多么肯定,多么坚决,确实是对史书中所谓“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晋书》)数语准确的表述。而结果却是“扶病入西州”,这就反映出困於轩冕不遂雅志的“遗恨”。这种“遗恨”,便是作者引出的鉴戒——“不早退”。

    此时的苏轼,还觉得自己挺年轻,趁没有两鬓斑白,要建功立业,不要和谢安一样两鬓斑白去入世弄的尴尬境地。这也是劝慰弟弟,苏辙此时才37、8岁,便萌生退意,确实太早了。

    第二段写自己和弟弟,等真正年老的时候退休,要早规划好,在归乡的千里长途中,每逢山水名胜或有贤主、良朋接待之类好的去处,可以随意逗留,尽情游乐,不必如官场中人因王命在身而行道局促,一层:我带着醉意唱歌时你跟着唱和,我因醉酒倒下时你要搀扶我,——只有酒是可以使人忘怀得失的,二层:这样,有雄心大志的人会瞧不起我们,那就悉听尊便好了,我们只管走自己的路,三层:这种种设想,情辞恳切,言由中发,有如骏马驻坡,不可遏止,写出他对辞官归隐而享弟兄“相从之乐”的夙愿。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仿佛看到两人年老时候的合影,也许在这一百天里就是这样的,苏轼喝的酩酊大醉,扶人的应该总是冷静自持的苏辙。“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两句,反用典故,并非真要趋同胸无大志的庸人,而只是强调宿愿的坚定不移。

    40岁的苏轼虽然“功成名遂”尚未实现,出仕思想仍占上风,但在某种程度上徘徊于出入之间,却是可以肯定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其弟的安慰,词中流露出深厚的兄弟之情。

    他在诗词中不断表达的这种归卧故山的雅志,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反而是苏辙词中的“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倒成了他们此后生活的写照。由此,苏轼是理想主义者,是乐观派,而苏辙更能看清现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水调歌头-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rk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