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一个iPhone背后都写的是加州苹果设计,但是它实际上也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设计者(最后拍板的)乔布斯在产品设计的理念上吸收了东方文化,尤其是禅宗文化的精髓。
据乔布斯的朋友、著名建筑师林璎在回忆中讲,乔布斯很好地将日本文化中那种“少即是多”的思想贯穿到了iPhone(和很多苹果产品)的设计中。乔布斯还结识了著名建筑师贝聿明和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等人,从他们的作品中吸收到各种文化的精髓。我们可以看到,在iPhone中,没有复杂而花里胡哨的按键和复杂的功能,这样,不需要看使用手册,任何人都能很快学会使用iPhone。
当然,iPhone中的“外国元素”远不止来自东方的文化。乔布斯对欧洲文化同样推崇,他最初找来的苹果设计师就来自于德国,因为他对保时捷那种将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的理念非常认同。据苹果负责产品的早期员工比尔·阿特金森介绍,乔布斯多次带他去欣赏保时捷汽车的外形,让他们体会那些优秀产品的经典设计。据苹果内部人士介绍,乔布斯否决了好几版iPhone设计,他的很多想法往往与其他做产品经理的美国人不同,后者通常看到的是身边的产品,而乔布斯总是去研究和欣赏世界上的各种精品,眼界开阔得多。
除了前面提到的德国人和东方人的作品外,他还从奥地利著名的贝森多芙(Bosendorfer)钢琴,或者意大利的各种设计精美的工业品中寻找灵感。就这样,通过一次又一次不断修改,不停地从世界各国文化中吸取精髓,iPhone一面世就惊艳全球。与之前诺基亚为了适应不同的市场,设计了几十款手机,每个季度还推出新款不同,iPhone是一款打遍天下,而且每年就这么一款,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产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