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惠风和畅,清凉的微风吹过小丘,又吹向荷塘,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几位老者或坐或卧、袒胸露腹,把酒盈樽,自斟自饮,或手舞足蹈,载欣载奔,这便是我笔下常画的《高士图》场景。读了“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诗句,便越发想做个高士了。你想想,下雪天躲在山林里的木屋中睡愣眼觉,除了偶尔有喜鹊在雪野里喳喳地叫两声,仅能听到的就是雪花撒落的微音。幻想着月亮慢慢地升起,有银装素裹的仙姑悄悄地从树林里漫步过来轻轻地敲门,…越想越听越神越美妙,梦哉!仙哉!情哉!美哉!
言归正题,先了解有关高士的一些基本的资料,才能理顺我为什么喜欢画高士图的话题。 《高士传》里所描写的都是些情操高尚且终生不仕之人,他们淡泊名利,向往自由尊严,不受拘束,始终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有的皇帝王侯也不做,视富贵如粪土,境界高远,超凡脱俗。所以,高士题材也是历来中国画家所青睐的作品内容之一。在历经时间长短的消融里,当其它作品都渐渐地淡化在人们的眼睑,反映画家艺术人格高度的唯有高士图一类才能愈放光彩。李唐的《采薇图》是我觉得中国画里比较早的高士图之一,画的是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俗名野豌豆),最后饿死的故事。似汉代的画像石则更早的把高士作为绘画的形式来表现了: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七人常聚 在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作诗赏乐,虽然以后每个人的下落不一样;但在这一短时间里他们的精神还是有高士的情趣向往。
在普通人的生存环境里,我们倾慕高士的清高品格,为了这个内心的最高向往,人就不能有富贵荣华的梦想还要放弃许多世俗的物质利益,远离现代城市的各种喧哗。孔子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想想看,这样的高士岂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所能做?我们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一门心思赚钱买汽车与房子,想着福禄双喜、酒醉艳遇的,哪里高士得起来?这样的心态也是正常的现代生存现象。每个人的基本生存要求没有对错之分,人嘛,能够开心地健康活着,能够遵纪守法,按照人的一切规则去行事处世,就是这个社会和谐的共存因素;只有那些专门做学问的人及艺术家才有向往高士的心,这些人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是超乎普通人的基本知识与生存观念的水准,多数人虽然没有这样的高士型强烈心态,但都知道高人的精神世界要比普通人宽大的多,也就有着较广泛之欣赏与尊敬的懵懂心。
我在创作非高士一类的主题性绘画时,或多或少的都要受自身生存条件限制的影响,必然也把自己对社会客观的影像挪移到自己的造型表现里,不可能像高士图一样自主地抒发自己的心里向往。我想说的是:高士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生存环境里都有一颗高贵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