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了一个写手群,越发觉得写作者是十分卑微的。其中一个重大理由便是,深感我们文字的廉价。这个群主要是由淘宝商搭建的,联系着需求方与供稿方。我看他们开出来的价格,简直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底线。无论看起来多专业的论文,甚至是硕士论文,其价格也非常之低。甚至达到了1万字450元的程度。想想当初我们拼了命熬毕业论文的时候,伤了多少脑细胞,结果在这儿,居然如此廉价便能完成一篇通过查重的硕士论文!这简直就是把文字工作者当成是“榨汁机”了。咋说着说着我有点做广告的嫌疑了,可是没过多久我便退了这个群,实在是太打击人了。这才感到我们中文专业的无力,那些论文完全都写不出来,大多小众而专业。我深刻怀疑着群内隐藏着非常多的论文高手。而且就算能写,也不想被这么一点儿钱逼着交稿,简直是对身心的摧残,想想自己的文字被这么廉价地卖来卖去,作为写作者仅剩的一丝丝骄傲都被践踏得不成模样了。
另外,这也是一条黑色的产业链,并不是什么见得光的交易。极为廉价的稿费,中间商不知道在其间赚了多少差价了,幸而他们知趣的关闭了群聊。令我吃惊的是,他们的成交量看起来还挺高的,往往过不久便有人接单,也有部分单长期没有接手。我想,缺钱的写作者到处都是吧,比如说我加那个群,也是奔着钱去的,结果却更加自证了自己的廉价。
我看到的简友们大部分都是缺钱的,这没话说。而在全民写作的时代,想要通过写作赚钱,是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从最开始的网络小说,2分钱/千字,辛辛苦苦一天写的文字,也可能卖不了一个馒头钱。而所谓的日更全勤奖,大约1000元/月,比低保自然是好一点了,好歹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可是要想日更,意味着一个月得写出10万字,这个挑战不可谓不小。这类急就的小说,可能情节依然吸引人,而文字质量便难以保证了。
说回我们简友的文章,偶尔能看到一些简友对自己文字“变现”的疑问,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想明白自己文字的价值。无论是自媒体平台上,或是传统的杂志报刊平台上,稿费基本上是非常之低的。根本不可能因为你写出了一篇如何如何好的文章,便能有极为明显的收益。拿杂志的收稿要求来说,500元/千字就算是非常之高的稿酬了,而这类杂志的竞争大概是极为“惨烈”的。说实话,现在只要认得字的人,都来写作了,都想在这个大市场上分一杯羹,可是在前辈分瓜分之后,只剩下杯盘狼藉,一片残羹冷炙了。所以说,那些大谈特谈写作如何变现的文章,具有相当的蛊惑性,他们往往不是想让你成功变现,而是让你们成为他们变现的途径。对于这种行为我向来是不大赞赏的,不如直接地跟大家分享一下干货,而不是以“变现”这个噱头,去吸引客源,韭菜终究只是割一茬。
有一句话极为刺耳,也是在简友的文章里看到的,“一个人要是二十多岁还没有钱,又没有工作,那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作家。”当进入“写作”这个圈子的时候,你会发现突然间身边多了非常多的“作者”,似乎写作这一行为早已成为了一种风尚,而反倒是自己入门晚了。自从公众号等自媒体兴起以来,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能成为作者,已经成了一个共识了。前辈们已经在各自的舞台上顺风顺水,而我们晚辈,似乎怎么也找不到门道,根本进不了圈子。我思前想后,好像自己能写的都已经被前人写完了,而且一路上非常多的同好,前仆后继,一批批地倒在写作的门前,无法顺利地成为圈内中人,从而一直以来的努力功亏一篑,这样是比较辛苦的吧。
作家向来都是清贫而穷苦的,这仿佛是一个传统。虽然说现在的顶尖作家们看起来赚得盆满钵满,可是那也只是因为行业顶尖,其他的行业顶尖赚得多了去了。这也有一点像赌博的心态了,大家从一开始入局的时候,都没有意料到自己会输,以为自己天赋异禀,总能闯出一条路来。可到后来是越赌越输,赌一次输一次,终于失掉了全部的自信,重新相信自己的平凡。这大概是很多简友的一种结局,我们的入局,只是为这此平台贡献了更多的流量罢了。
上面一段是较为悲观的想法了。其实我只是想表达这么一个观点,我们该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来,才能真正创造自己的价值。简书上也有非常多的,现实物资够丰厚的写作者,他们的心态比我们平和多了,而他们往往更能够成功地到达一个可以登录的彼岸。我们需要进一步地思考,怎么去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最终才能让文字也变得有自己想要的价值。而不断地去做重复的低价值的事情,比如说接这类拼凑文章的单,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恐怕是谈不上什么帮助。反而会让自己更加地困扰,看不清前进的方向了。 自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