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有个家,家里有个“董妈妈”

我们有个家,家里有个“董妈妈”

作者: 赵玉胜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09:32 被阅读0次

                    我们有个家,家里有个“董妈妈”

艰难的陈国年一家

        2016年6月,临泽社区董明云主任陪我入户数据动态更新,在安乐寺附近的小巷里左右拐了好几个弯,敲门许久,门才缓慢移开一条缝。开门人看见我,或许认生,原本睡眼惺忪的眼里立刻多了些惶恐。董主任倒是熟稔,推门径直走了进去。

        残疾人王桂华73岁,精神二级,是一户特殊的贫困家庭,长女远嫁,小女幼年意外死亡,留下47岁的儿子陈国年亦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低矮的老式瓦房,陷落在拥挤的老巷里,斑驳的水泥地面上散落着几样不能再少的旧家具。非农户口,没有养老金,没田无蔬菜地,看病吃药、穿衣吃饭,仅靠她一人的重残救助金艰难度日。

        出了门,董主任继续介绍着:“这家妈妈病发只是哭闹,儿子可是见人就打,见东西就砸。因家里没有生活来源,难得少量买回精神病药后,妈妈都会省下来让儿子先吃,儿子也只有感觉快要发病时,才舍得吃药。”

        “有一天晚上,母子二人一同发病,家里锅碗瓢盆摔得满地都是,儿子拿着缝被针不停地戳自己,妈妈则躺在冰冷的地上大声哭唱,看到这一场景,现场很多人都湿红了眼睛。”

        虽说多年来,镇和社区救助了许多,董明云作为陈国年一家的帮扶责任人,更是倾心尽力,然而“病是万年根”,救急不救穷。

        接下来,我了解和接触了许多像陈国年家罹患病痛、生活贫困的残疾人和家庭。他们渴望有份工作,热切期许有个家、有人呵护、有人爱。

我们有个家,家里有个“董妈妈”

       2017年10月,福泽残疾人之家在社区中心地段建成运营,贫困智力、精神以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日间照护有了去处,秀杰塑胶制品公司的低强度、工序简单的手工活,帮助大家实现了辅助性就业,配齐了各项服务设施,并选聘董明云负责日常管理和照护。

        董主任,55岁,在社区工作三十多年,兼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多次组织、参加扶困助残活动,镇区每个残疾人的情况她都如数家珍,慈祥且有爱心。每天清晨一起身,便到菜市场或超市选购中午的食材,再到福泽之家,将厨卫,工疗间、康复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处逐一整理打扫完,才赶回家匆匆吃口早饭,七点半,已在福泽之家迎接陆续到来的残友。

        董主任是社区的“老人”,已快退休,却很忙。虽很忙,福泽之家的事,做的井井有条。每进一次半成品,做完一批产品,都认真检查质量、清点数量、联系车辆、上车卸货,都是亲力亲为,一趟忙下来,难免汗流浃背,她照样满面春风,从无怨艾。午餐,为调剂大家的口味,她想方设法变换菜品,尽量少花钱,让大家吃好菜。烧的狮子头、红烧鲫鱼、豇豆鸡块等色香味俱全,煞是好吃,还时常将家里的美食带给大家尝鲜。饭后,洗碗刷盆,从不算计他人,一把揽下。遇雨雪总是提醒大家迟来早回,注意安全。

        助残日文艺汇演在她精心组织、勤恳服务下,残友赵国春、韩涛器乐合奏了《幸福年步步高》,镇民间文艺协会莲湘舞、淮剧、说唱等节目精彩纷呈,愉悦了大家心情,促进了残健融合。工青妇联谊“粽香端午,爱心助残”活动,她更是前后忙了整四天:挑粽叶、称糯米、选礼品、……,一人左邻右舍借了三十多只大小盆具,很是辛苦。

        董主任凡事都想着大家,大家都把私心话说与她。王婧、张阿会等更是一见着她,便是一个熊抱,亲昵地呼喊“董妈妈”,胜似母女。

        福泽之家在她的精心呵护下,成果丰硕,扬州残联兼职副理事长赵新,高邮市残联朱杏玲、吉平两位理事长等市镇领导,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90女孩周莉,身高不足1米,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在家,随父亲看守村边百货小店,因量小利薄,日子过得紧巴巴。父亲只好将小店全托给她,外出打工养家。看店间隙,她拿起书本,打开电脑,勤学不辍,不断探索创业增收的新头路。

        2016年春,在市、镇残联的帮助下,身残志坚的周莉,参加了高邮市残联举办的电子商务培训,接着自学网络营销,虚心向业内人士求教,深入村头巷尾寻找商机。从帮附近村民代买小商品做起,到代销代购大家电、农资、车辆;从周边村邻,向高邮、宝应、兴化等地客户外向辐射。店里发单理货,店外租车百里接发货……,个人经营的淘宝店,由小到大,生意越做越红火。先后获得高邮“淘帮手”第一、全国月业绩第33名、高邮市第三届残疾人“自强之星”、 “巾帼岗位之星”等荣誉,参加了扬州市第六次残代会。2017年,周莉在网上购买了电动汽车,生活越过越幸福。

        近年来,临泽镇创建了同心制衣、凯高鞋业、龙圣机械等8家福利企业,川东大闸蟹、隆盛畜禽、红光水产等3个市级扶贫基地,相明、海燕等2家盲人按摩点,兴隆通讯、朱林烟草、胡锦荣商店等9个自主创业点,吸收194名残疾人就创业,辐射带动两百多名残疾人就业增收,组织职业技能培训325人次,于2017年5月,又在周巷社区建成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生命不舍,奋斗不息,广大残疾人朋友过上了幸福的人生。

现在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时光回溯,2012年,徐仁付因维修运土车安全防范不当,重压使得下半身瘫痪,大小便失常,儿子大学在读;2016年,查贤中因无证维修电梯高空坠落,妻子在镇区租房看护小孩读书。两家比邻而居,缺少医疗费,家庭无力护理,生活陷入一片困顿。

        2017年7月,市委部署帮扶最贫困家庭工作一年多来,贫困家庭生活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陈国年、薛庆、张寿芳等有了免费精神病给药,病情得到了控制,又在福泽之家、就业服务中心实现了辅助性就业。陈国年由于做事细心、能写会算,被委以“重用”,担任了小组长。今年8月16日,我送小孩上学回程经过集镇中心菜市场,随着不经意的两口熟悉的招呼声回望,两辆崭新的电动轮椅车,两张迎着朝阳映红的笑脸,两位下肢重度瘫痪残疾人查贤中、徐仁付,结伴而行。他们赶早凉,出来舒活身心,顺便带回些水果蔬菜。待会儿,天热了,在家里,可以做些福泽之家送到家里的辅助性就业手工活。

        “我第一次给晚辈发了压岁钱”,陈国年很是自豪:“这都亏了党和政府,感谢董主任这么多年来对我们家的帮助”。9月13日的《高邮日报》“现在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真实反映第一轮帮扶最贫困残疾人家庭陈国年一家所取得的喜人成效。陈国年、薛庆、祝光、查贤中等10户残疾人主动申请,要求退出了最贫困家庭。

        “雄关漫道真如铁”, 政策暖心、成果喜人,身为残疾人工作者更需提振精神,不因成绩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不忘初心,勤恳工作。

后记:

        六岁罹难,求学从业,很是艰难;供水16年,经四度转制。2015年3月,我准备从润邮供水辞职到残联时,公司领导曾用“你过去能得到什么”加以挽留,带着泪眼婆娑的那份不舍,我执拗地呈上了辞职书。工作需要,我申领了残疾人证,四年来,是有些许不如意,妻子重度智障,母亲脑梗,小女年幼,有时几乎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期间,感恩领导和朋友的关心和爱护,深感身受期许太多,愧为镇专职委员,综合协会主席,福泽之家和就服中心法人,心有余而力迨,唯有携同全镇1905名残友笑迎时艰、阳光生活;唯有深切感怀党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惠残暖政,并向社会中众多扶残助困的爱心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赵玉胜 2018年9月18日记于临泽)

相关文章

  • 我们有个家,家里有个“董妈妈”

    我们有个家,家里有个“董妈妈” 艰难的陈国年一家 2016年6月,临泽社区董明云主任陪...

  • 家里有个“小妈妈”

    彭臻华 文 女儿放寒假回家了,我真真切切体会到这件“小棉袄”的贴心。我上班时,她会买菜、煮饭,我做饭时,她会辅导...

  • 好想在重庆有个家,家里有个你

    想过一个家的样子吗 我们一起选的窗帘,茶几,沙发,地毯… 还有一个可以吹风喝酒的露台… 厨房里咕嘟咕嘟的炖着你煮给...

  • 我想有个家, 家里有个TA

    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在室内 70%的时间在家中 儿童的身体正在成长中 呼吸量按体重比成人高50% 因此 儿童比...

  • 好想有个家,家里有个他

    晚上去超市买东西,付账的时候,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家三口。俩大人在讨论回去做什么菜,明天去哪儿之类的,小女孩在爸爸的...

  • 家里有妈妈

    小时候家里很穷,每次过几年之后的初一都要吃汤圆和煮鸡蛋。汤圆都是妈妈亲手包的。糯米粉是晒过以后的糯米自己打的 馅儿...

  • 2017,好好安个家,家里有个TA

    2017,好好安个家,家里有个TA 2017-2-3 我表妹,杨晓芸。 91年的,小我六岁;本科,高162cm,4...

  • 家里有个‘爷’

    世间的繁华与沧桑仿佛于我身之外,我于世间可有可无。生活无限的常态,我庆幸我这平静温微的生活。安好是我幸福的方向。我...

  • 家里有个鬼

    我叫莫小小,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似乎有一种能力,就是可以感觉到别人感觉不到的、触摸不到的“东西”。 它很奇妙,若有若...

  • 家里有个弟

    文/空谷幽幽人 对于我弟,我真是一言难尽。 他有些抠门,我似乎比他要大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有个家,家里有个“董妈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xk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