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因为性格各异,阶层不一,观念不同,所以真正的知心朋友是少之又少的。作为一个有着传统文明和古老习俗礼仪之邦的中国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家里有事都需要有人来帮忙,有人来庆贺。邻里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礼尚往来,这是做人的基本常识,在乡村小镇街道是极为平常的事情。
但是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有些势利的人,平时遇见一般人,都不打招呼不说话,你跟他打招呼还装作没看见。等到他家里有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去找那些有头有脸的人,或者是稍微有点权力的人来给你发请帖,目的是主要是收礼金,而不是真正的请你去吃喝。等到你家里有事情的时候,即使你请了他也不会来。
前些年大事操办的风气特别盛行,那些乡村干部,街道书记,主任等大小芝麻官,他们家里大人小孩的生日要办酒,儿女婚嫁要办酒,老人归西要办酒,就连他把七大姑八大姨家里的婚丧嫁娶,大人小孩生日他都要给你发个请帖,到时他还会在收礼台看哪些人去了,哪些人没去,要是礼金挂少了还不高兴。有很多人吃这样的高价饭,吃的苦不堪言,常常处于去与不去的两难拉扯之间。后来得益于国家政策出台,才刹住了这股大肆操办之风。那些大小官员,不敢再随便操办酒席,但还是有一些人不怕折腾,以办酒收礼为乐事。
进入到腊月,我们就突然收到了好几张请帖,还有几个人是在微信上给你发的请帖,还不忘叮嘱一句:到时候早点过来哈。这样平时没有什么交往联系的人突然请吃酒,我觉得真的是很没有必要去吃,因为我不欠你的。但还有一些人他会三番五次的来叫你,让你不得不去。
有一户人家在十几年前他们到街上来租房子,我们就认识的,但平时没有什么交往。他们家有两个儿子都是四十好几的人了,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起,原来是在做包子卖的,觉得太辛苦就不做了,后来就出去打工。再后来两个儿子都先后离婚了。今年八九月份的时候,他们家的小儿子从外地带了一个女人回来,就没有再出去,从冬夜间开始,老太婆就突然和我们家亲近起来,一开始在我们店里来照顾了几十块钱的生意,然后又给我们带来一个他的亲戚,照顾了我们几十块钱的生意,在冬月底的时候,他就跟我们,说他家小儿子要娶媳妇了,到时候一定要去给他捧个场,一开始我们以为是她要娶孙子媳妇了,因为我们知道他小儿子原来的那个女人生了个儿子,现在都已经十八九岁了。
这一天她又去我们门店里说,到时候一定要来哟,给我捧个场,你别看不起我们就不来哈。我们详细的一打听才知道是他小儿子要办二婚酒。
二婚三婚还要大肆操办的人,还真是有的,前几年有个做房产开发的人,他毕竟是大老板,平时遇见谁都客气的打招呼说话,但他的婚姻却很乱,一次又一次的离婚,然后又一次又一次的结婚办酒,他前任的大女儿出嫁的时候办酒,街上的大部分人都去捧场挂礼,他在二婚办酒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去吃酒,到他三婚办酒的时候去的人就少了,还有一些人因为他办的酒席太差劲,吃不上嘴,当时就在酒桌上说风凉话,这样的酒席,怕要给我们把钱退了才收得了场哦,你下次再结婚,老子都不想来了。但是他后来也没有在办结婚酒,也不在做房产生意了,而是到城里买了房子,过起的城市生活,逃离了小镇。等你有事情想要联系他的时候,已经很不容易找到他了。
这样的酒席真的没有必要去吃,吃了也没意义,除非是你欠人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