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无论何时我们能和伟大思想交流的一把钥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将明白自己的需求,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阅读,是需求的“指路牌”。在这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有多久没有阅读?古人寒窗苦读十载,我们也在窗前苦读十年,可是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时间是属于一本课外书的?古时候,陶渊明粗布短衣,带月荷锄,也不忘读书;他有时读书读得高兴了,莫名其妙地笑起来,这笑是一种舒心的笑,而不是强颜欢笑。生活中,我们有多久没有笑了?一味追求的名与利,让我们失去对单纯和天真的需求。
阅读,是智慧的“引线”。智慧藏在某本书里(也许在我们每天用的教科书里),她会在不经意间,通过一句话或者其他方式,启迪我们的人生。有时候我会想我们不是文学家,小说家或者以写作为生的人,为什么要阅读?它的意义在哪儿?“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这是郑愁予游子归乡时,痛心的回首。他在精神上的空虚和感官世界的忧愁我们能理解吗?有一天,我们回到在梦里流淌童年的故乡,人情冷暖,会认为自己是归人还是过客?我们会在精神上像壳类动物一样吗?把自己锁在厚厚的石灰岩里。如果真是哪样,难道这仅仅是内心的脆弱需要理解吗?不是的。精神上空虚,让我们失去了对依靠和信赖的心理。
阅读,也是失败的“镇静剂”。我们知道马云的阿里巴巴不是一夜崛起的;乔布斯的苹果公司不一蹴而就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一个小时前提出的。凡是伟大东西,都不是“一次性筷子”。为什么雪要输梅一段香?因为梅花经过艰苦的严寒。所以失败是成功的地基,几乎是所有成功者的“普适定理”。想想人类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口?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屈指可数。原因出在哪儿?是他们在面对和处理失败的路上,像马航客机一样,失联了。所以每次月考下来,有没有狠狠给自己两拳?有没有想过怎么办?有没有安静地问问自己?你要是知道汉朝的季布,杭州小屋之前的马云,或许你就明白该怎么办了。
阅读,她能让你在百无聊赖的时候,能快乐地笑一笑;独处一隅的时候,能有所寄托;能在失败后迅速振作起来,面临挑战;在思想混乱的时候,如一股清泉,时刻流淌在心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