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这个年我才发觉我虚岁都24了,可是按周岁讲的话我还不到23周岁,这让我放心的过了一段日子,我还很年轻的。
直到前几日在朋友圈里看到两个人发的照片,一个是生病了因为自己的Coach包包到了而开心,一个是找了个比自己大一点的男朋友,晒和男朋友一起看他们的大House,看完之后我有点懵,想起来高三的那年,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失恋33天》,我只能想起里面的一句话,对于有些人来说:爱情是奢侈品,LV是生活必需品。对于我来说,全TM是奢侈品!
说这话一点都不假,对于我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这也是我真实的感受,我也不想酸溜溜的说别人肤浅、拜金,我的大学同学对我说过:我不排斥小三,小三之所以能当上小三是因为她有资本,她有本事傍大款,也能让自己值那么多钱,让你傍大款去,你都不知道去哪儿划拉那么多大款去。之后我沉默,我找不到我也不想找,我自己挺好的,不让家里操心,也没什么事儿麻烦别人,存在感也不高,也没有出众的样貌,也没有什么高要求,放哪儿都行,特让人省心。
之前看《失恋33天》的时候魏依然说和物质一点的女孩儿交往很省事儿,不用费心去琢磨她想要什么,都摆在脸上,如果和黄小仙谈恋爱的话就要去琢磨,LV集团不会说倒闭就倒闭,爱情说没可是会没的,如果物质基础足够硬的话,我也承认前者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前我真没感觉到我们所处的社会究竟有这些大家说的多浮夸,近一年真的感觉到了,我妈一直说我性格古怪而且还比较倔强。刚上大学的时候很荣幸通过三轮面试进入到校学生会,并且在第一次面试后让部长们记住我的名字,我进学生会只是怕我这半吊子学分不够,还有可以给室友打个掩护,成功入选后第一次聚餐,好几十人,部长主席都把酒杯端起来了,偏偏我的手比千金重,任大家给我满上递给我我也端不起这酒杯,之后一群人撒酒疯的撒酒疯,到厕所排着队吐,从来不说话的当起了话唠,各式各样的展现花式作死,我就这么看着,假,十分假,虽然说我没有个贼清高的心,到这种场合我不喜欢,能不参与就不参与,同学聚会我都不去,也就是个名利的秀场,我向来不喝酒,但不排斥和三两个好友安安静静的坐在一起喝点酒,聊聊天,说说心里话和最近的生活,也许能让我端起酒杯的只有这样一件事而已。也许我的性格在别人眼中就是不太合群,不会来事儿。
作为马上要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我们这些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大多是自尊心强,自卑心重,不敢亲手打碎自己的玻璃心,也不允许有人对自己做出这一举动。而我现在正在拿把小锤子叮叮当当的慢慢敲碎。
我有时也把自己给绕懵了,问出一些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我自己没办法下这个定义,从小在外面长大,有钱的没钱的看见过很多,说起来大多数求得就是物质、亲情、爱情,其中对物质的渴望让我觉得有些可怕,我经常也会羡慕别人,穿戴名牌,开着好车,住着别墅或者花园洋房。后来发现,我其实没有那些也可以很好,我只要守着我的心就好,把它当成种子,好好的呵护,等着它开花结果,开心而满足的收着果实就好。
不知不觉中我发现我们这些年轻的孩子真的和家长们那个年代不同了,现代的年轻人的开始追求美国梦式的生活,有时候说的话是率真,而有时真的是太率真,大数据时代轰炸了家长们的脑袋,常常为孩子头疼。
不管怎么说,奢侈品和必需品式的选择在我身边的姑娘们的身上总是上演,我不知道在不同的环境下究竟怎么选择是正确的,但是,我总是希望每个人都是好好的,真正精神物质都不缺乏,也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与你不离不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