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拜读完何帆所著的《变量》。在这本书里,我了解到,原来在现在的小年轻眼中,我们的祖国已经变成了“阿中哥哥”,原来很多人也和我们一样,每天挣扎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生活中,痛苦地坚持。
这一刻,我不由地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去伊旗考试结束的场景。我悠然地走到公交车站,坐上了缓缓行驶的公交车,车上除了司机和我,只剩下恬静而又安逸的空气和从窗户上斜溢到车厢里的阳光。公交车一边用甜美的女声播放着蒙语的站名 ,一边怡然地行驶在伊旗宽敞而又没有多少车辆的马路上。那一个瞬间,我满心的愿望都是希望自己可以考上,留在这个悠闲的小镇。因为那个时候,我受够了每天在呼和浩特挣扎着生活的日子。公交车里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大家就像沙丁鱼一样,挤在一个勉强能维持呼吸的罐头里,沙丁鱼们时不时地推来搡去,到了目的地,则头也不回地默然离去,奔着那个安放自己身体的小方盒子大步流星地赶路······
可是,当我有一天实现了自己那个愿望,真正地到了那个小镇,我才发现,自己眼里曾经的安逸,只不过是我作为一个看客,自我想象出来的美好画面。恬静的田园生活无法创造出内蒙古自治区跃居前几位的GDP,舒适的午后时光没有办法赶上这个小镇不断上涨的房价,只顾着安逸享受的人建不起动辄几十层的高楼大厦。那些看似安逸美好的背后,都潜藏着压力和竞争,这个看似没有沙丁鱼罐头的小镇,也充斥着你来我往的人情世故······于是,我好像又开始怀念以前做沙丁鱼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自己只是一条沙丁鱼,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东西,只能勉强地让自己活下来,因此也就不会有不断抉择的烦恼。可是现在,虽然我已经摆脱了简单求生的状态,可想要的却越来越多,甚至有的时候自己的能力已经跟不上了自己的野心,这样的感觉,比简单的求生更让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感觉也许是我对自己的一种自我欣赏,也可能是文科生特有的一种矫柔和造作,更多的也许是年轻时自命不凡的无知!现在,我却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别人的生活也是花样百变,很多都会超出我的想象和认知。这一刻,我才突然明白以前看似是一句玩笑话,实则是久战沙场心如明镜的人的无奈慨叹: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我经常觉得自己感时伤春,是个文艺而又敏感的人。后来我发现,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是生活的赞叹者,快乐也好,悲伤也罢,我们只要百度一搜索,就可以用最恰当的诗句来形容自己的心情,然后发到朋友圈提高自己的逼格。
在那些无人陪伴的夜晚,我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以为自己从此就有了成为一名作家的潜质,却不料,这是一个只要你想写,人人都可以提笔展示一下自己被高等教育洗礼过的那一颗有文化的脑袋的时代。
曾经我总觉得自己对于朋友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我他们就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快乐的团体,可是后来我发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感情敏感又脆弱。我们各自承受着不同的压力,谈论着彼此不是很理解的心事。后来我又发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有可能你会因为因为自己的一句无心的话而刺伤你的朋友,从此在心理上和他们越走越远。这个时代,友情也是脆弱且不坚强的。
何帆说他的书要写三十年,这是一个长远目标,也搞的像一个卖书的营销策略。但这不影响我每年买一本《变量》的打算,因为即使这是营销的套路,那么也是非常成功的一个营销套路。更重要的,是我想用作者的宏观视角,来填补自己意识形态的不足!毕竟三十年后,即使我的意识形态没有很大的进步,我最起码还有一整套30册的近代历史书呢!要说的还有很多,可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毕竟在这个忙碌又躁动的时代,短文章才是很多人阅读的首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