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从乌总统到众多官员都试图对“大反攻”进行降温,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凭借我们目前所拥有的力量, 可以向前迈进并取得成功.”但他话锋一转说道, 如此一来,乌克兰会在战场上损失很多人, 这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我们必须等待.我们还需要一点时间”。5月14日,大战前夜,四处化缘的泽连斯基访问德国时,又信誓旦旦的说,在西方的援助下,乌克兰最早可以在今年打败俄罗斯。
俄乌的军事舞台竟是那样的狭小,大V、主播都能绘声绘色、娓娓道出可能的作战方案。媒体连篇累牍地炒作“乌军即将大反攻”,进攻已成了公开的秘密,留给各级军事主官可操作、发挥的空间已经很少。 目前也不是战略进攻的最佳窗口期:俄军已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部下天罗地网,近50万兵力严阵以待,其中有30万已经驻扎在乌克兰境内,守株待兔。进攻方通常需要压倒性的优势,进攻兵力的数量与防守兵力的比例应该是3:1至5:1,这样才有合理的成功机会,俄军还有更加先进的战机以及巡航导弹。
![](https://img.haomeiwen.com/i4516101/eaa5e52b033d307f.png)
俄军北、东、南三个方向中,南线的赫尔松方向,俄军补给线最长,虽然紧邻克里米亚,但很多重要的补给物资,要从俄罗斯本土通过铁路运来,路线遥远;赫尔松南部、第聂伯河沿岸兵力也相对薄弱,主要依托第聂伯河天堑,集结在高速公路附近,交通节点布防。
![](https://img.haomeiwen.com/i4516101/57aee346a282c073.png)
第聂伯河最西端自然是反攻的首选之地,靠近乌军后勤补给中心尼古拉耶夫州;不战而屈人之兵,像去年伊久姆、赫尔松一样,在赫尔松州第聂伯河左岸登陆,出奇兵绕过俄军防线攻占、控制住梅利托波尔,拦腰斩断俄军一字长蛇阵,将俄军逼退,这样双方都能尽量减少伤亡;一旦攻击不畅、无法达成战役目标,争取收回一些左岸领土以振奋民心和士气;行动的下策是:万不得已,则尽量保存实力、打破俄军的坛坛罐罐后全身而退。
![](https://img.haomeiwen.com/i4516101/ab523b5524a3c72b.png)
对此,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对德国《图片报》干脆挑明:“不要把这次反攻视为最后一次(反攻),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次反攻的结果会是什么。”“如果未成功,那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为下一次反攻作准备。”5月6日,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也表示,外界不应对所谓“乌克兰反攻”的消息期待太高,几乎全世界都在等待着乌军的反击进展,但是未来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令人失望的”。
为攻心为上:通过信息战在心理上骚扰俄军,创造进攻的突然性。狼来了、狼来了,不绝于耳的威胁、迫在眉睫的反攻,真真假假,搞得俄军天天枕戈待旦、寝食难安。长时间的恐惧、精神高度紧张会使人产生心理阴影、患上抑郁症,也容易产生错觉,麻痹大意、丧失警惕。
打出刺拳,摸清俄军反击套路。据俄媒消息称,乌军在“胜利日”当天就派出7艘快艇再次冒死强渡第聂伯河。据悉,俄军在发现乌军渡河之后立即对其阻击,最终成功挫败了乌军的行动。不仅如此,俄军还派出苏-34和图-95轰炸乌军在赫尔松的渡口。与此同时,乌军还利用无人机不时袭击了克里米亚、小股部队侵入第聂伯河三角洲等地。
第聂伯河春季是汛期,只有在夏、秋季才是枯水期,而潮汐对作战活动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乌克兰的春、秋两季烟雨蒙蒙,雨水浸透了东乌克兰的黑土后变成春泥季节,泥浆之厚各种车辆根本无法行驶。春泥季节过去,要到五月下旬到六月初。近来,由于乌克兰境内遭遇到新一轮潮湿天气,大量的雨水让道路变得十分泥泞,十分不利于大规模行军,这也就导致了乌军的反击还要延期。
一个静谧的仲夏夜晚,却仍有阵阵凉气袭来,水面上不时传来燕鸥的叫声,乌军秘密登上金本半岛,利用三角洲地区作为跳板,对第聂伯河左岸发动大规模登陆行动……;成功登陆第聂伯河左岸后,从西向东攻击前进,一路冲向亚速海,试图攻占梅利托波尔;切断克里米亚跟乌东陆上走廊的连接,配合正面佯攻梅利托尔的乌军形成两面夹击,迫使扎波罗热俄军主力退守顿涅斯克,赫尔松的俄军撤至克里米亚;与此同时,乌军从北部苏勒达尔、巴赫穆特,以及扎波罗热州部分等地区展开猛烈佯攻,分散俄军注意力,牵制俄军……;
![](https://img.haomeiwen.com/i4516101/576d3ecafad29a72.png)
战役伊始,虽受到俄军阻击,但由于俄军摸不清乌克兰主攻方向,进展还算顺利。待乌军前锋精锐旅突破到新卡霍夫卡以东,距离梅利托波尔大约100多公里的地方,便遭遇南下赶来的俄军主力。双方激战打成胶着,随着俄军源源不断的开来,孤军背水、后勤不畅的乌军只能撤出战场……。最终,本次乌军大反攻随小有斩获,使俄军蒙受了一定的损失和伤亡;但总的来说跋涉奔波,劳力无成,未能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
这场经典战役很快将写进全球各大军校的教科书。这次渡江战役其实只是老瓶装新酒,早在去年底乌军就曾想尝试,只是条件一直不成熟。赶着鸭子上架,再不打对美西方盟友交待不过去了,只能从箱子底下翻出旧案。
湿峡穿越、背水排兵,需要多兵种、多单位的密切配合,后勤保障实现难度之高,现代战争史上甚至很少有成功案例。第聂伯河南部大片区域由森林和沼泽组成;水网密布、地形复杂;又缺乏制空权……,成百上千的乌克兰士兵倒在了大反攻的路上,永远长眠在了南岸。这次反攻所带来的震撼与共情余音绕梁、绵延不绝。俄乌战争就此进入了胶着僵持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