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昨晚从北京回来了,今天去办点事,明天就回京,来去匆匆。
回家后,她想吃妈妈做的焖面,还想吃串串,说是北京的串串味不美,价不廉,实在满足不了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味蕾,于是,心心念念就想回来饕餮一番。
吃焖面本来是个简单事,偏生这次不巧,赶上我们期中考试,我两天的时间排得满满,中午顾不上做,今晚她又和同学有约,明晚就走了,看来只能等下次回来了。串串还是可以满足的,恰好我下午要去区教育局交材料,教育局附近就有享誉全市、历史悠久、人满为患的一家麻辣串小店,何不顺便一起去吃一顿呢。
说起这家串串店,可能是我们市里最早卖这种食物的之一。记得2002年我当班主任的时候,班里的一个小胖子邓同学,特别爱带吃零食,每天嘴巴都是油光光的。有一天,他神秘地对我们几个老师说:“你们猜我家是干啥的?”我说应该是开小卖部的。他得意地说:“才不是呢!我家开串串店,我爸妈每天都忙到很晚呢,全市的人都到我家店里吃,特别好吃!”我到现在还记得他那夸张的神情。这小胖子学习成绩不好,因为他名字里有个“飞”字,同学们叫他“草上飞”。初中毕业很多年后,他突然到学校来看望我,西装革履,英气逼人,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模样。他从国外留学回来,在太原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这也是串串的功劳吧。
这么多年,他们家的串串店一直开着,一直是门庭若市。前些天,办公室的小王一时兴起,特别想吃他家的串串,说:“我要去寻找童年的味道。”于是,趁着下午没课的时间,专程走了十几分钟去满足了味蕾。回来后,说:“就是这个味儿啊,我就是吃着这家串串长大的。”
不过,我自己从来没有去过,主要是不顺路,另外是我对串串也不是很挑剔,觉得味道都一样,只要调料够味,都差不到哪里。对我这样的说法,女儿是坚决反对的,她说:“那种铝锅里煮出来的串串和现在大家自己煮的味道就是不一样,我还是怀念小时候的味道。”可是,现在很少见铝锅煮串串了,基本都是围炉煮串,蘸上芝麻酱,味道确实比较重。
令人惊喜的是,小邓家的麻辣串串竟然没有改良,还是一口铝锅支在大门口。进门后,自己从架上挑选串串放在小盆里,然后由老板负责煮好,他会掌握软硬的程度、先后的顺序。煮好后,他在盆里淋上蒜水,然后说:“可以了!”辣椒呢,一大盆在那里放着,根据需要自取。据说他家的辣椒也是一绝,但是我不敢多放,女儿放了一大勺,吃一口,直呼过瘾,说:“真是吃到了童年的味道啊。”
一边吃,我们俩一边聊起她小时候常常吃串串的那一家,自从创卫以后,就不让在路边摆摊了,不知道那个健谈的女人去哪里卖串串了,我们都希望哪天能遇到她的店铺。女儿又想起一个卖串串的四川女人,我记得当时她背上还背着一个婴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回老家了。十几年过去了,那个背着的孩子,应该也初中毕业了吧。
一顿串串,吃得心满意足。两个人吃得不少,却只花了25块钱,味美价廉啊,女儿又惦记上下一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