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刘子》卷49贪爱诗解苟贪小利大利必亡不遗小恡大祸必至多藏必厚亡积而能散
题文诗:
小利也者,大利殬言;小恡也者,大祸之津.
苟贪小利,大利必亡;不遗小恡,大祸必至.
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
兵路不通,琢石为牛,多与金郄,日置牛后,
号牛粪言,以遗蜀侯.蜀侯贪之,斩山填谷,
使五丁力,士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
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
楚白公胜,其性贪恡,既杀子西,据有荆国,
积敛财宝,填之府库,不以分众.石谏谏曰:
今患至国,将危不固.胜败存亡,之机固以,
形于胸中!不能散财,以求人心,不如焚之,
无令彼众,还以害我.又不能从.及叶公入,
乃发大府,之财与众,出府库之,宝以赋人,
因而攻之,十有九日,白公身灭.财非己有,
而欲有之.以此小恡,大祸生焉.寒土有兽,
其名豸包,生角当心,俯而磨之,愤心而死;
炎州有鸟,其名曰枭,妪伏其子,百日而长,
羽翼既成,食母而飞.蜀侯之迎,秦牛牛愈,
近身转危,何异豿磨,其角愈利,身速亡乎?
白公据财,财愈积身,愈灭何异,枭之养子,
子愈长而,身就害也.是以达人,睹祸福机,
鉴成败原,不以苟得,自伤不以,过恡自害.
老子曰多,藏必厚亡.礼记有云:积而能散.
皆明止足,之分去贪,希之萌也,君子真情,
财散情聚,财聚情散,非名非利,由仁义行.【原文】小利,大利之殬言;小恡,大祸之津。苟贪小利则大利必亡,不遗小恡则大祸必至。昔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郄,日置牛后号牛粪,言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斩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楚白公胜,其性贪恡,既杀子西,据有荆国,积敛财宝,填之府库,不以分众。石谏曰:“今患至,国将危不固。胜败存亡之机,固以形于胸中矣!不能散财以求人心,则不如焚之,无令彼众还以害我。”又不能从。及叶公入,乃发大府之财以与众,出府库之宝以赋人,因而攻之,十有九日,白公身灭。财非己有,而欲有之。以此小恡而大祸生焉。寒土有兽,其名曰(豸包),生角当心,俯而磨之,愤心而死;炎州有鸟,其名曰枭,妪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蜀侯之迎秦牛,牛愈近而身转危,何异豿磨其角,角愈利而身速亡乎?白公之据财,财愈积而身愈灭,何异枭之养子,子愈长而身就害也。是以达人睹祸福之机,鉴成败之原,不以苟得自伤,不以过恡自害。老子曰:多藏必厚亡。礼云:积而能散。皆明止足之分,去贪希之萌也。【译文】《贪爱》短暂的小利可能成为钓没大利的诱饵,轻微的小灾可能成为大祸的根源。如果贪图短暂的小利,就会失去长远的大利;如果忽视轻微的小灾,就会招致严重的大祸。
蜀国的国君非常贪婪,秦国的惠王听说后,想要攻打蜀国。蜀国地势险峻,道路艰难,很难通行。于是惠王用石头雕成牛,并给牛的尾部镶上金子,然后把这些牛称为“牛粪”。他声称要把这些牛送给蜀国的国君。蜀国国君贪图这些财宝,于是斩山填谷,开辟道路,派五位大力士去迎接这些“牛粪”。秦国的军队随后跟了过来,消灭了蜀国,蜀国国君也因此丧命,成为天下人的笑柄。这就是因为贪图小利而失去了大利的例子。楚国的白公胜也是一个贪婪且斤斤计较的人。在他杀了子西,占领了楚国之后,他囤积了大量财宝,却从不与他人分享。石谏劝告白公胜说:“现在国内面临危机,楚国将要遭受危险,我们的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这是胜败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我们不能散财以求得人心,还不如将这些财宝焚烧掉,以免这些财宝被他人所利用,反过来对我们造成危害。”然而,白公胜并没有听从这个建议。等到叶公率领大军攻入楚国,白公胜试图焚烧大府的财宝,却没有成功。最终,叶公大军攻占了白公胜的领地。白公胜身亡。这些财宝原本就不属于白公胜,但他却企图独占。就是因为这一点点的贪婪,就导致了一场大祸。
古时在寒冷的土地上,有一种兽,名叫(豸包),它的头上长着一根尖角,直指心脏,(豸包)俯身磨角,这种愤怒的心使它逐渐死亡。在炎热的南方,有一种鸟,名叫枭,它在孵化幼鸟时,会悉心呵护,经过百日,幼鸟便长出了羽毛和翅膀。一旦羽毛丰满,幼鸟就会吃掉母亲,然后飞走。蜀国国君迎接秦国的牛,当牛越靠近时,他的处境却越危险。这与(豸包)用角磨自己的角一样,角越锋利,自己就越快死去。白公胜占据财富,财富越积累,他的生命也就越危险。这与枭养幼鸟的故事类似,幼鸟越长越大,就越会伤害母亲。
因此,明智的人能够洞察祸福的征兆,了解成败的根源,不因短暂的贪得无厌而伤害自己,也不因过分的贪婪而危害自己。老子曾经说过:“过多的财富必定会导致更严重的损失。”《礼记》也提到:“积累财富要懂得适时散财。”这些都表明了对满足的认识,要去除贪婪欲望的萌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