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三大基本特征是: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
封装为私有变量创建公共方法,使得外部可以调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实现了访问控制,让客户端程序员无法触及不应该触及的部分(private),而内创建者不用担心由于自己的修改使得客户端程序员产生影响(public 调用)。
继承
在创建一个新类后,即使另外一个新类与其具有相似的功能,还必须重新创建一个新类。如果我们以现有的类为基础,将其方法和属性复制到新类就好了,这就是继承。子类继承父类的方法和属性。在关于继承可能引发的某种争论:继承应该只继承父类的方法(而不添加在基类中没有的新方法)吗?在父类的基础上,可以添加新的接口元素,这样就扩展了接口,虽然此类型还是可以替代基类,但不很完全,我们称之为is-like-a(像一个)关系;另外,若子类只是覆盖(重写,overriding)父类的方法,被称为纯粹替代,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方法,导出类和基类的关系成为is-a (是一个)关系。
多态分为两种:
1.编译时多态:方法的重载
2.运行时多态:AVA运行时系统根据调用该方法的实例的类型来决定选择调用哪个方法则被称为运行时多态。(我们平时说得多的事运行时多态,所以多态主要也是指运行时多态)
什么是多态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从一定角度来看,封装和继承几乎都是为多态而准备的。这是我们最后一个概念,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点。
多态的定义:指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响应。即同一消息可以根据发送对象的不同而采用多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发送消息就是函数调用)
实现多态的技术称为:动态绑定(dynamic binding),是指在执行期间判断所引用对象的实际类型,根据其实际的类型调用其相应的方法。
多态的作用:消除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
现实中,关于多态的例子不胜枚举。比方说按下 F1 键这个动作,如果当前在 Flash 界面下弹出的就是 AS 3 的帮助文档;如果当前在 Word 下弹出的就是 Word 帮助;在 Windows 下弹出的就是 Windows 帮助和支持。同一个事件发生在不同的对象上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多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一、要有继承; 二、要有重写; 三、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class A ...{
public String show(D obj)...{
return ("A and D");
}
public String show(A obj)...{
return ("A and A");
}
}
class B extends A...{
public String show(B obj)...{
return ("B and B");
}
public String show(A obj)...{
return ("B and A");
}
}
class C extends B...{}
class D extends B...{}
A a1 = new A();
A a2 = new B();
B b = new B();
C c = new C();
D d = new D();
System.out.println(a1.show(b)); ① //a1指向的类时A
System.out.println(a1.show(c)); ②
System.out.println(a1.show(d)); ③
System.out.println(a2.show(b)); ④ //a2指向的类时B,B类直接超类是A而且重写了show(A OBJ)。所以当传入的参数是B对象的时候,调用B类从写的方法。
System.out.println(a2.show(c)); ⑤
System.out.println(a2.show(d)); ⑥
System.out.println(b.show(b)); ⑦
System.out.println(b.show(c)); ⑧ //b指向的类是B,而C,D类的直接超类是B所以调用的是show(B OBJ)。
System.out.println(b.show(d)); ⑨
① A and A
② A and A
③ A and D
④ B and A
⑤ B and A
⑥ A and D
⑦ B and B
⑧ B and B
⑨ A and 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