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來自网络自高自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病,所有创造物中最不幸,最虚弱,也是最自负的人。他看到自己落在蛮荒瘅疠之地,四周是污泥杂草,生生死死在宇宙最阴沉和死气沉沉的角落里,远离天穹,然而心比天高,幻想自己翱翔在太空云海,把天空也踩在脚下。就是这种妄自尊大的想象力,使人自比为神,自以为具有神性,自认为是万物之灵,不同于其他创造物。
原文摘录:
1、有的人要大家相信他们对自己不相信的东西是相信的。有的人——占大多数——要自己相信自己是相信的,然而不知道深入探究什么是相信。
2、当我跟我的猫玩时,谁知道是它跟我消磨时间还是我跟它消磨时间?
3、人间的事是相通的,把人类融入到大环境中。我们并不高于也不低于其他创造物。贤人说,在日光之下的一切接受同样的法则和祸福。
4、最大的智慧是承认无知。
5、不要在语言上吹嘘,在事情上屈服。——西塞罗
6、人类的悲哀是可以高兴的事远远没有应该逃避的事多,极度的快乐也不及轻微的痛苦感觉深。
7、知道自己无知,判断自己无知,谴责自己无知,这不是完全的无知;完全的无知,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
8、感觉欺骗我们的理解力,感觉自己也受到欺骗。我们的心灵有时会报复:它们尔虞我诈,相互欺骗。我们在怒火中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跟实际的不一样。我们爱的东西看起来要比实际美。我们讨厌的人会比实际丑。我们醒时若梦,梦时似醒。
知识链接:
雷蒙·塞邦是西班牙卡塔卢尼亚医生和哲学家,1487年用拉丁语撰写了《自然神学》,试图用哲学来阐述宗教,蒙田受父亲之托,翻译此书,并在1569年在巴黎出版了《自然神学》的译本。
读后心得:
这是蒙田随笔集第二卷中最精华的一章。在本章中,蒙田借翻译雷蒙·塞邦的《自然神学》这部书,谈了五个部分的感受。内容涉及宗教、哲学、自然科学、人与动物、人的自我认知等。他把这些宏观和微观层面的问题,放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大环境中,通过对柏拉图、西塞罗、卢克莱修等哲人的语言进行深入探究,加上对法国当时社会现象的分析,提炼出比较中立的观点。整章仍然是对人的自身修行的一些看法,是由内而外,再由外而内的深刻反思。对于人的信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对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不高于日光下的一切事物,这是一个基本判断。对于表象与实际,事实胜于雄辩,行动要重于口号,我们需要看言行是否一致。对于欢乐与痛苦哪个更持久,很多人总是夸大一时的痛苦,而不珍惜微小积聚的欢乐。对于感知能力,应该明白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由于个人滤镜,普通的东西有可能在眼前是特别的。归结到一点,每个人都讲人生如梦,每个人都在醒着的状况下做着梦,又希望在这个长达一生的梦里保持清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