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痛苦与挣扎来自内心的浮躁,内心的浮躁来自人自我的迷失。迷失自我的人,由于不认识自己,他们的心就不能从“道”出发,只能被现象所牵引,现象在不停地变化,他们的心也跟着在不停地变化,“树欲静而风不止”。
迷失自我的人就是以“小我”为中心的人。当一个人以“小我”为中心看待自己及周遭一切的时候,他与环境、与真我之间是割裂的,这种割裂的体现就是矛盾——“我”与“对象”的矛盾,“我”与自己的矛盾。当人生活在矛盾中,就会形成思想与情感高低起伏的落差,这种落差导致的结果就是烦恼,人生烦恼,烦恼人生。
以“小我”为视角看待外在的一切,就是以点看待面,“点”在“面”的包围下,就会表现出孤独与压迫,颠倒、妄想、执着,人生没有归属感,内心无法安宁,只能跟着欲望走,成为欲望的奴仆,美其名曰“顺其自然”。
所谓认识自我,就是觉悟生命、宇宙的本源,就是悟道,就是明心见性;
就是从“小我”认识“大我”,从“假我”认识“真我”,从“有我”认识“无我”;
就是从无常认识常,从有限认识无限,从变化认识永恒,从生死认识“涅槃”,从现象认识本质;
“君子当悟本,本立而道生”。
所谓的大彻大悟并非人们想象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是对生命、宇宙本体的认知与把握;大彻大悟非但不是神通广大,反而是大智若愚。
谁在修?我是谁?这才是作为修行者首要解决的问题。
觉悟为本,修行为末,本末不分是谓颠倒;
觉悟为体,修行为用,体用一如,是谓自然。
觉悟是解决“我是谁”,修行是解决有所作为。
“为学日益”是磨砖成镜,“为道日损”是悟后修行;
磨砖成镜是梦幻泡影,悟后修行是“守一、抱一”穿衣吃饭。
不悟道而去修行,一生被妄想所缚,结果是“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悟道之后修行,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要对所有的人心存感恩,要对那些帮过你的、那些妨碍过你的、那些曾经漠不关心你的人都心存感恩,因为他们都一起创造了今天的你,让莲花出泥而不染,让你可以变成莲花菩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