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日,也是娃她姑姑和我们约饭的日子,一是欢庆大姐研修圆满结束平安回国,二是欢庆姑姑的孩子大姐她表妹顺利上岸,被华东理工大学录取。自此,相差三岁的两姐妹步调统一了。记忆中,表妹读高中起,大小八口人的聚餐机会就少之又少了,基本是依着表妹的作息时间表来安排碰面,也只有在国庆、春节这样的大节日里,匆忙聚聚。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7494/358fd7b4ba37c623.jpg)
接上公婆到饭店,整整齐齐一家人。这是一家小有名气的连锁店,吃的是湖南土家族的特色,每天下午4点半开始取号,姑姑到的早,所以顺利成为第一波用餐人员。上桌,大姐她爹和大姐一起点菜,酸的、辣的、甜的、正常的,满满当当摆一桌。席间,听大姐谈起在日见闻,我和她姑姑都很好奇,问她大阪名物511是不是包子?在我的记忆里,初中有年寒假去了首尔旅行,被她爹买的当地的东北大肉包吃到吐之后,再也不碰肉馅的包子了,说闻到味恶心,反胃!大姐说,确实是包子,而且还肉馅的,是聚餐的时候日方的同学给大家带来的,在当地算是特色小吃,要排队才能买到。我问,那你咋办?吃没吃?大姐说,面皮发得超级好,很细又很有弹力,在同学那我咬了一口,一整个怕吃不了浪费,让其他同学带回寝室消灭了。还好还好,没有驳同学的好意。爷爷奶奶接着问大姐,在外这段时间吃的咋样?习惯否?大姐说,很习惯,因为本身也爱吃各类面食,所以,把品种繁多的各式拉面吃了个够,每次都会换花样。最痛苦的就是看不懂菜单上的内容,平假名片假名,分开会读和一起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而且当地人的英语都不好,口音的关系,哪怕用英语交流也不太顺畅。好在会看图片,应该说菜单上的展示图片基本会和上来的餐食保持一致,所以,在用日语英语和肢体语言手机翻译器都无法成功点餐的状态下,就依靠宣传单上的图片了。我们又好奇,问,有踩雷不?大姐说,踩过一次,因为几个同学一致看不懂菜名,让店家给推荐,结果,烤肉盘上来里面竟然包含了一些二师兄的内脏,我可是不吃那些玩意的呀……原来,大姐还有这样的“奇遇”,虽说不挑食,但她确实打小不碰内脏。爷爷问她,如果在日本呆一年,日语会不会很好?大姐肯定的说,应该是。毕竟她现在能读能写,缺少锻炼的就是口语,口语不仅是和生活息息相关,还有地方特色的一些东西,俗称土话。奶奶问,喜欢这所学校不?大姐说:喜欢的,相比东京,她更喜欢大阪,因为大阪居民热情好客。每天她和同学从校外的寝室到校区的路上,总会遇见很多志愿者,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老爷爷老奶奶,手里拿着指挥棒,提醒学生们过马路要小心,并且很有礼貌的和行人们打招呼,比如:今天也是愉快的一天呀、大家都要加油哦!大姐说,这样的氛围好好,让大家不仅感受到亲切的问候还得到了温暖的祝福,新的一天元气满满的。我说,那你们会回应吗?大姐说,当然啊,我们会说早上好,也会说谢谢!看得出,大姐对这次交流研修很是满意,那么加油,大四再拼一年,争取明年的此时顺利飞往心仪的关大继续深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