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27篇《秦风 驷驖》
【原文阅读】
驷驖sì tiě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yóu车鸾镳biāo,载猃xiǎn歇骄xiē xiāo。
【译文参考】
四匹黑骏马并排嘶鸣高昂,秦公娴熟地收放六条丝缰。那些最得宠信的臣仆卫队,跟随他们的君王狩猎围场。
围场小吏放出应时的公鹿,只见鹿群是那样肥大美好。秦公兴奋地呼喊左转包抄,他搭弓放箭猎物应弦而倒!
打猎尽兴后拐到北园游玩,那四匹马儿此刻尽享悠闲。车儿轻轻转啊鸾铃叮当响,车里载着有功劳的小猎犬。
【字词注释】
(1)驷:四马。
(2)驖(tiě):毛色似铁的好马。《说文·马部》:“驖,马赤黑色。”徐灏笺:“深黑色带赤者谓之驖骊。”
(3)阜:肥硕。
(4)辔:马缰。四马应有八条缰绳,由于中间两匹马的内侧两条辔绳系在御者前面的车杠上,所以只有六辔在手。
(5)媚子:亲信、宠爱的人。
(6)狩:冬猎。古代帝王打猎,四季各有专称。《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7)奉:猎人驱赶野兽以供射猎。
(8)时:“是”的假借,这个。
(9)辰:母鹿。
(10)牡:公兽,古代祭祀皆用公兽。
(11)硕:肥大。
(12)左之:从左面射它。
(13)舍:放、发。
(14)拔:箭的尾部。放开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弹出。
(15)北园:秦君狩猎憩息的园囿。
(16)闲:通娴,熟练。
(17)輶(yóu):用于驱赶堵截野兽的轻便车。
(18)鸾:通“銮”,铃。
(19)镳(biāo):马衔铁。
(20)猃(xiǎn):长嘴的猎狗。
(21)歇骄xiē xiāo:短嘴的猎狗。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秦君打猎的诗,大致是秦襄公时(约在公元前777年以后)的作品。诗中的公,当即秦襄公。他当时助平王迁都洛阳,被封为诸侯,遂有周西都畿内岐、丰八百里之地。秦风尚武,逐渐强大。这是诗的社会背景。
关于此诗背景,《毛诗序》谓:“美襄公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园圃之乐焉。”狩猎历来作为君王讲武的一个组成部分。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被周王始封为诸侯,后又逐犬戎,遂有周西都岐、丰八百里之地,为秦国日益强盛奠定基础,其武略自有值得称道处。
古代帝王狩猎场面极其宏伟,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都极尽铺叙描摹之能事,对此作了生动反映。从扬雄《长杨赋》中“今年猎长杨,……罗千乘于林莽,列万骑于山嵎”也可窥见其规模之一斑。而《秦风·驷驖》之妙却全在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仅三章十二句四十八字即已写尽狩猎全过程,却同样使人觉得威武雄壮,韵味无穷。
首章写将猎。取景从四匹高头大马切入,严整肃穆,蓄势待发,充满凝重的力度感。四马端端正正站着,只待一声令下,便拔蹄飞驰。镜头接着由马转移至控制着六根马缰绳的人。“六辔在手”,显得那样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充满自信。这是赶车人,也即下句所谓的“媚子”之一,即秦襄公的宠臣。他还不是主角,只是“从公于狩”的一个陪衬。真正发号施令的是秦襄公。他带领一大批“媚子”,大规模出猎。此章虽只撷取一辆狩猎车的情景,而声势浩大又纪律严明的场面已可联想得之。驭马与驭天下,其理一贯,如后世白居易《授韦贯之工部尚书制》所云:“善御者,齐六辔;善理者,正六官。”所以此章通过层层反衬,暗写秦襄公治军治国有方。
次章写正猎。管山林苑囿的狩猎官,接到开猎的命令后,急忙打开牢圈樊笼,将一群群养得肥肥的专供王家狩猎作靶子用的时令兽驱出,于是乎轰轰烈烈的围猎场面就自然映现在读者脑海。这虽然只是个铺垫,但角度很巧妙,令人从被猎对象想像狩猎盛况,避实就虚,别具一格。至于为什么单单驱出“牡”兽,那是因为当时祭祀用的牺牲以牡为贵,不用牝兽。在纷纭的围场中,诗作的镜头紧紧跟随着秦襄公,只见他吆喝一声:“射左边的那一只!”果然那肥兽应弦而倒。这足见秦襄公武艺不俗。当然,他狩猎的对象只是驯养的野兽,这与《郑风·大叔于田》中“襢裼暴虎”(赤膊空拳打老虎)的公子相比,不免有点虚浮和滑稽。但以王侯之尊,让他真正到深山老林与虎豹猛兽直接较量,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此诗的描写非常切合主人公的身份地位。诗只举秦襄公一隅,可谓抓住了牛鼻子,其余留下一片空白,让读者去自行想像补充。对于秦襄公,也只是摄取了一个刹那间的特写镜头,而略去其他枝节,叙事中有描写,笔法老练简洁。
末章写猎后。猎后情景可写的很多,如猎物的丰盛,猎者的欣悦等,但都未免落入寻常窠臼。此诗的猎后视角独特,大有王者风范。诗写猎后即游于“北园”,按常理推测那北园与猎场应该是相通连同在一区的,并非要绕道另去一处游息。故首句既是场景的转换,突出了王家苑囿之广大,也是氛围的转折,由张而弛。一个“游”字意脉直贯篇末。前“狩”后“游”,互为补充,整个过程相当完整。次句又着眼于“驷驖”,与首章相呼应,而神态则迥异,此处的驷驖不再是筋脉怒张,高度紧张,而是马蹄得得,轻松悠闲。一个“闲”字语意双关,马是如此,人也如此。后两句又对“闲”字着意渲染。輶车是一种轻便车。《周礼·校人》:“田猎则帅驱逆之车。”驱逆之车即是輶车,其作用在于围驱猎物,供猎者缩小包围。猎后的輶车已不用急驶飞赶,因而马嚼上铃儿叮当,声韵悠扬,从听觉上给人悠闲愉悦之感。最妙的是末句的特写,那些猎时奋勇追捕猎物的各种猎狗都乘在輶车上休其足力。这一宠物受宠的镜头很有情趣,也很耐人寻绎,将先前的紧张与现时的休闲形成鲜明对照,使末章的“闲”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叙事取景高度浓缩,突出典型场景和人物,抓住富于表现力的瞬间和细节,因而虽只窥豹一斑,却能使人想见全豹,其艺术概括力很值得借鉴。《诗经》中写狩猎的名篇有二,即《郑风·大叔于田》与此篇,前者反复铺张,以繁见长,后者精要简约,以简著称,而这恰恰代表了中国文学的两大传统手法。
【《驷驖》学习的反思探讨】
《驷驖》诗中,有“六辔在手”一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四匹马只有六辔?过去的学者大多认为,服马各有一辔,骖马各有两辔,所以总共是六辔。但是,为什么服马只有一辔?由于没有见到实物,学者都不能解释得很明白。
秦陵铜车马出土后,人们方才知道,每匹马都有两辔,四匹马一共八辔。其中两匹服马的内辔系结在轼前的瓜形纽鼻上(这个瓜形纽鼻,古人称为觼軜),其余六辔握在御者手中,每手各握三根辔绳,以此控御车马。两匹服马因借助于衡连成一体,所以它们的内辔不需要牵挽,凭借六辔就可以使车马左旋右旋。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先秦马车
车是古代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车在中国起源很早,《史记·夏本纪》说,大禹治水时“陆行乘车”,以车作为平地的交通工具。关于车的发明者,《世本·作篇》和《墨子·非儒下》都说是“奚仲作车”,是一位叫奚仲的夏人发明了车。《左传》定公元年记载,奚仲被任命为夏王朝的“车正”,封于薛(今山东滕县),春秋时期的薛国人奉他为始祖。《作篇》又说“相土作乘马”,相土是商人的先公,说他是最早驯服马匹并用于拉车的人。
先秦贵族生活中,马车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殷墟甲骨文中,车已经是最常见的字之一。王室贵族每每用它殉葬。《考工记》有“周人尚车”的说法,这里的“尚”是崇尚的意思,说明周代车的普及与讲究。
《诗经》所收的诗歌大体于周代,有关车的描述可谓屡见不鲜。我们读《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如见诸侯娶妻的铺张;读《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如见君子的淡定;读《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如见田猎贵族的闲适;读《出车》“出车彭彭,旂旐中央”,如见出征者的庄严;读《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周人生活中的车就是这样无处不在。
《诗经》中还有许多诗句提及当时马车的形制。我们举《秦风》中的两首为例。《小戎》说:“四牡孔阜,六辔在手。”牡,雄性的牲畜。四牡,指驾车的四匹公马。驾车的四匹马必须同性别,否则异性相吸,都不能安心驾车。驾车都选择雄性的马,因此《诗经》中“四牡”一词屡屡可以见到。
《驷驖》说:“驷驖孔阜,六辔在手。”驷,是四匹马,古代用四匹马驾车,称为一乘。驖,是铁黑色的马。驾车的马匹既
要性别相同,又要颜色相同,实属不易,于此可见贵族的挑剔。孔,非常。阜,肥大。诗的大意是赞美驾车的四匹驖色之马高大肥美。辔是驭马的缰绳。当时的马车都是独辕车,辕在车的正中。驾车的四匹马,两匹在内,左右夹辕,称为“服”;另两匹在外,称为“骖”。
先秦时期的车,除了用于生活和经济活动之外,还用于战争。据《尚书·甘誓》记载,夏王启与有扈氏在一个叫“甘”(今河南荥阳附近)的地方交战,就使用了战车。
《吕氏春秋》说,夏朝末年,商汤在对夏人的一次战斗中,动用了70辆战车。由于用于战争,对于车辆的质量要求自然非同一般。大概至迟到夏代,车辆建造就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所以《管子·形势解》说:“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绳墨,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
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仍,车被日益广泛地用于战场。一辆四驾马车称为“一乘”。当时评价国家兵力强弱,以有多少“乘”战车为主要标志。一些经济比较强盛的诸侯国,都把打造战车作为战略目标之一,希冀成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文献来看,春秋已有比较成熟的战车编组法则和相应的战术。例如《左传》桓公五年说到有一种“鱼丽之阵”,每二十五辆战车为一个作战单位,步兵则散处于战车周围,机动策应。战国晚期,赵国的李牧与匈奴作战,调动的战车达一千三百乘,骑兵一万三千人,步卒十五万,其中弓弩手十万,场面极为壮观。
秦国偏在西北,与游牧民族杂处,民风剽悍。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的先祖造父以善于驭马而闻名,受到周穆王的赏识。
参考资料: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彭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