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又疼又沉,感觉一宿都没睡,我看了看手机,早上5:10,决定起床。
我打开电脑,一股刀绞般的疼痛涌上心头,打开小阿七的《那女孩对我说》,旋律起来,眼泪也跟着淌出来。我把头深埋在伏在桌上的臂弯里,为了不让还在熟睡的家人听到响动,我紧咬睡衣,开始有些抽搐的哭起来。
小阿七《那女孩对我说》我到底是怎么了?三十多岁的人了,已经为人妻,为人母,本是到了该扛起生活重担的年龄,怎么还会如此脆弱?
我到底是怎么了?父母渐老,虽然年龄刚过五十,但父亲也已经历了一次脑出血,母亲腰间盘凸出影响正常生活也有一年之久。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毫不推脱,在我需要的时候,离开老家来北京帮忙看娃。对此,我不该心存感激吗?
我到底是怎么了?从上了大学到结婚生子,就鲜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时光,这次难得的相聚,不该享天伦之乐么
可此时,我反倒因为再次和父母近距离相处,某一句话某一件小事,牵连出儿时的伤痛......
我躲在角落,一层一层揭开伤疤,舔舐伤口,陷在“道德上不应该痛”和“现实却很痛”的纠缠中。
不知道何时才能“放下”?记得小时候,我的想法和父母相左时,爸爸总是愤愤留下一句话“父母的苦心,长大就明白了,不明白说明还没长大。”
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再到三十几岁,直到今天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明白了。
我止了止眼泪,回想着到底是什么击中了伤痛……
昨晚睡前我无意看了几段以育儿为主题的小视频,第一段是《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分享的。她说父母的鼓励是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源泉,在她成长过程中,妈妈常说的三句话就是“你能做到的!”“你太厉害了!”“你可以再试试!”。
《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北大学子年龄越大,我越觉得能生长在一个正能量十足的家庭是多大的幸事!这是人一生都保持乐观、自信的力量源泉。我经常看到身边有些朋友,虽然取得成绩有大有小,但总是散发着勇气和阳光,这份阳光甚至可以温暖其他人。我跟这些同事聊,问到他们小时候的成长环境,通常得到两种答案,一种是父母的爱爆棚;另一种是父母给的空间比较大。就是这份爱与自由成就了孩子骨子里的优越与勇气!
当然,身边也有些朋友,我也属于这类,因为天生性格偏认真和好强,所以成长过程中,较容易取得些成绩,可即便如此,也始终怀揣“没做好”的焦虑和遗憾。这些人的父母通常唯恐多表扬一句,用60分的标准衡量别人家的孩子,用120分的标准衡量自己家的孩子。我认为,并不是标准越高,孩子就越优秀,父母也不应该是随身携带尺子的监工。孩子的成长好比一颗小苗破土而出,如果希望他成材,就多想想怎么和他站在同样的视平线,陪他一起蹿到你想要的高度。
回想我的成长经历,“你能做到的!”,父亲确实讲过类似的话,原话是“别人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你是比别人少条胳膊还是少条腿?”从内容上看,这两句话很类似,不过就听者的感受来说,那可是千差万别。前者是对孩子纯粹的肯定与鼓励;后者则是拿你和其他人做比较,而且必须要达到一个水平线上的优秀。至今,我还记得父亲说出这句话时,阴沉的脸和犀利的眼神。
时间久了,这两种表达方式也会带给孩子不同的心理暗示,前者让孩子觉得我可能真行,愿意尝试和突破。后者虽然会铸就孩子自强的性格,但自强的背后多了一分较劲,少了一分幸福!
“你太厉害了!”这句话在我的记忆里从未出现过。因为我们当过孩子,并对当孩子的过程有了思考,所以才能成为更好的妈妈。戏剧性是,父母虽然从未对我说过这句话,但这句话却是我对女儿说的最多的。
这个世界足够艰险,不需要你再为他多加一层风霜;你的孩子也足够聪明,大脑天生具有思考能力。多给他一些信任吧!
“你可以再试试!”这句话在我的记忆中仍是空白。不过让我想到第一次跳槽时父亲和我的谈话。
那是一个冬天的午后,天很冷,我当时是一家国企加油站的站长,正在值班,看见一辆熟悉的小汽车驶入站内,停在墙边,只见父亲下了车,此前我并不知道他会来。我接他到油站会议室,还记得那是一间温馨、可爱的房间,暖黄色的墙壁,桌椅摆设都是卡通风,这样的布置源于参加公司组织的一次工会活动,比一比“哪个油站更像家?”,匹配当时员工大多十几、二十岁出头的年龄特点,满足他们的孩子心理,布置成这个样子,这个布置在那次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父亲虽然没有提前告诉我他会来,但看气场,让我明白他是有备而来。
进入会议室,我们面对面坐在会议桌的两侧,他直奔主题,提到我要离职的问题。这是我大学毕业后通过家里找关系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按说需要关系才能获得,应该是个难得的金饭碗,但事实并非如此,源起我在大学时没有做好就业准备,虽然学分绩点能排到年级前10%,但不知从哪里来的认知误区和惰性,或者根本上是缺乏自信,老觉得家里和石油系统有关系,等着关系介绍工作就行,自己找的总没有介绍的好。今天看来,或者不必等到今天,就在决定跳槽时,我已经深知这个想法是多么“too young too simple”。家里介绍的这份工作,和我的兴趣、职业理想完全不相配。
约30分钟谈话,我没说一句,也许在父亲的脚本设计里,本就没有我的台词,只是他一个人的独白。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你想过没有,你出去能干什么?你有什么资本出去?”我本来想解释:“我现在是没有任何资本,但我28岁,唯一的资本就是年龄,趁着年轻找到正确的路,学习积累下去,才能有资本。”父亲看到我想反驳些什么,直接堵回来“你不用跟我解释,也不需要跟我做任何解释,你自己掂量掂量,你要觉得自己能活就行。”说完就离开了。时至今日,我都不知道父亲当时以为的和我实际想说的,是不是同样的内容。
这次训话距今6年,这次跳槽之后我还经历了两次跳槽,我发现工作没有好与不好,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尤其适不适合你现阶段的目标,每一段工作都是一段有终点的旅程。能够陪你一生的只有自我成长。回看第一份工作,如果换成现在,我不会纠结四年之久,一旦不符合目标就应及时作出调整。
第二段视频分享的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教训孩子,要给孩子留面子。我清楚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晚上放学回来,爸爸妈妈都在家,还有一位叫德明的伯伯,他来邀请全家参加他孩子的订婚宴或者婚前宴,记不太清了。那天,正是小测成绩出来,我考的不理想,爸爸拿着试卷,逐一跟我过错题,妈妈觉得让人家等着不合适,就催促说先别弄试卷,先去赴宴。但是父亲是一个不允许别人,尤其是妈妈当面说任何不是的人,随即很不高兴,直接拒绝赴宴,愤愤离开了。最后是我和妈妈赴的晚宴,等结束我们回到家,爸爸说他找人去喝了几杯闷酒,责备妈妈“古话说当面训子,背后训妻,孩子要在众人面前教训,夫妻要在背后说”。
“当面训子,背后训妻”,我后来还真查了一下这句话的出处,来自八百多年前的《朱子家训》。这个理论,现在听上去,是不是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这样的理念作支撑,我自然少不了风霜雨雪……
不要当面责备孩子第三、四段视频都是教育学者尹建丽老师的分享,她讲到孩子一岁多学走路时,经历了一段艰苦岁月,当时丈夫在外地工作,自己不舍得把孩子放在老家,只能一个人在大城市,边上班边照顾孩子,白天邻居奶奶帮忙看护,中午和晚上她会匆匆回家,虽然很累,但是尹老师坚定这种选择,根本原因就是不想让孩子在生命初期,在最需要妈妈的时候,缺失了母亲的陪伴。
另外她讲到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一颗闪光的钻石,家长的职责是把钻石开发出来,而不是毁坏。
我很赞同尹老师的观点和做法,也尽最大努力实践在女儿身上。女儿一岁半之前,我一天都没离开过她,每晚哄入睡,最早一次分离是在她一岁半时,因为工作原因,我从北京出差去福建宁德,用了2天。三岁以内,最长的一次分离是在她2岁断奶时,送回老家住了5天。
我始终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如果父母有心,就多去学习研究下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尊重规律,因材施教,不要仅凭自己的脾气或者延续上一代的教育方式,习惯性作用在下一代上。如果实在对学习研究没有兴趣,那就索性少管,少管比乱管伤害会浅。
最后一段视频是樊登老师讲述自己教育儿子的心路历程,孩子出生12年了,从未对他发过脾气,一直是和颜悦色的陪伴与交流,孩子没有出现被惯坏等情况,反倒表现得很自律,学习成绩也很好。
这让我想到妈妈曾讲过的她的一位同事的故事,这是位男同事,很有耐心,他妻子也是一个温柔宽厚的人,两人有一个儿子,长的又高又帅,高中出现早恋,对此,夫妻俩并没有责备孩子,也没有大喊大闹,而是平心静气和儿子谈心聊天,最后孩子化早恋为动力,考上首都经贸大学,研究生考上英国的一所名校。孩子爸爸说,儿子从小到大没有出现过特别明显的叛逆期,每次孩子萌生不良情绪,他们都能及时发现,耐心参与每一个成长的细节,连孩子都由衷感叹,“我去过很多同学的家,还是觉得我的家最幸福!”
在女儿的成长中,我希望自己不断进步和强大,走出儿时阴影,用爱心和温情陪孩子慢慢长大。
我深知,童年的幸福才会铸就一生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