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铭本想约晞阳周六来打羽毛球的,得知晞阳、凯文他们周六要去买木料做木工课作业,就提出要跟他们一起去逛庭院超市。)
晞阳高兴地说:“太好了,和丹左一起,我们就有车坐了,哈哈。周六午饭后,我们约好在庭院超市碰面,买了木料后,直接放丹左的车上,等周一丹左上学时顺便捎去学校。”
凯文说:“缇娜,你放心吧,才三张凳子的木料,如果刘浩铭没空,我来背木料坐公车也行的。”
刘浩铭说:“周末我有空,一起逛一起玩,你们还可以到附近的宜家店逛逛,找灵感。凯文你提早些来我家,我们再去接上缇娜和雪莉。”
好主意!宜家家居里都是简易、时尚、创意的居家用品,是晞阳喜欢的,就是不买东西也想去逛的地方。
这里的公共汽车线路是以城为中心的射线式向郊外散发,没有横向接驳,要去位于不同的射线上的地方,都要先坐车进城再换乘,耗时较长。而那些专业的大型超市,比如庭院超市和宜家店都建在近郊,如果自家开车去就方便多了。
出校门,凯文和凯丽就坐上公车离开,晞阳和刘浩铭要坐的公车站在下一个街口。晞阳和刘浩铭边走边聊,来到公车站,晞阳对刘浩铭说:“我家离这只有两站路,现在时间还早,我想走路回去。”
刘浩铭说:“那我也走一段再坐车。”
晞阳说:“我自己走没事的。在国内,读初中起,我就不要家人接送,自己坐4站巴士上学。放学经常走路回家,看街道边上的商铺和路人。”
刘浩铭抿嘴笑了,“很不一样哦。在国内,路上行人多多,商品一个挨着一个,热闹非凡。这里除了城里,其他地方路上行人极少,商铺也少,只有一个又一个的房子长相差不多的房子。再说,女孩子一个人走路不安全,万一遇到醉汉和变态人就危险。”
晞阳点点头说:“是喔,这里真的很少人走路的。以后我多坐公车少走路,尽量结伴行走。其实,寄宿家庭阿姨每天开车接送我们的,只是我放学后要练琴,才自己回家的。”
刘浩铭说:“我家比你家多几站,放学后你练琴,我去打篮球,然后一起回家。”
晞阳说:“谢谢你,有你同行,最好不过啦,他乡遇老乡倍感亲切!”
刘浩铭是晞阳留学第一个认识的同学,刘浩铭来自深圳的投资移民子弟,广州和深圳地理位置很近。他俩在相似的生活环境长大,接受相同的校园文化熏陶,形成了相似的学习体验,比如,从小被要求学琴、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具备的每一项能力都是经过专业人士指点的,两人聊起来自然是话题多多的。
而且刘浩铭对这里的情况熟悉,晞阳对刘浩铭自然地产生很强的信任感和熟络感,潜意识里,晞阳将刘浩铭兄弟当成她在这里可依靠的亲戚。
他俩边走边聊,刘浩铭还告诉晞阳,庭院超市里有替人锯木的服务,那些木板和木条,可以按要求锯断,如果预先设计详细,连要做的凳面板、凳脚都给裁好,回学校上螺丝或打钉,再磨光滑就行,一点都不难的,每节课都要准时到工具房干活,就不会低分的。
哈哈!学习真是有套路的,国内国外都一样啊!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原创加全勤。
(本章完)
网友评论